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村官风采 > 正文

把穷窝窝变成金蛋蛋--记陕西户县家佛堂村党支部书记冉拥军

时间:2017-06-20 18:39:12  来源:西部法制报  作者:陈杰钢 阅读:

 --记陕西省人大代表、户县家佛堂村党支部书记冉拥军

6B-走访困难群众.jpg

  冉拥军走访村内贫困户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旅游日,本次的主题是“旅游让生活更幸福”。而通过旅游脱贫致富,为户县家佛堂村打开幸福之门的领路人,就是家佛堂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冉拥军。

  和冉拥军一起站在美丽的万花山上,放眼山下风景,青葱如黛;新建民居,青砖绿瓦,整齐划一,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记者和冉拥军是老朋友,认识十几年了,当年的他一头黑黑的短发,如今已满头白发如霜。他把他的精力和智慧全部奉献给了家佛堂村,奉献给了万花山。

6B-万花美景.jpg

  让老百姓吃穿不愁有楼房住

  家佛堂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56户、566人,是陕西省级贫困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除两三户群众是砖瓦楼房之外,其余都是土坯瓦房,村内的道路全是土路,基础设施条件极为落后,村民生活困难,只能四处借债。

  看到父老乡亲们生活得如此艰难,有些家庭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冉拥军暗下决心:“一人富不算富,我冉拥军一定要把家佛堂这个穷窝窝变成金蛋蛋!要让老百姓吃穿不愁、有楼房住!”2000年,在外面承包工程小有成就的冉拥军毅然决定回村报效乡里,担任村委会主任,揽下了这个“烂摊子”,把心思放到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思路上来。

  土生土长的冉拥军知道,家佛堂村地处太平峪,著名的圭峰山、万花山和太平宫寺是村里天然又独特的旅游资源。村内所属的太平万花山风景区始于隋,盛于唐,是皇家御园上林苑,更是唐高祖、唐太宗当年十分钟爱的游览胜地之一。冉拥军心想,这么好的旅游资源,为什么不能带领大家通过旅游致富呢?

  2012年5月8日,家佛堂村组织召开群众大会,48户群众为代表入股,举全村150余户之力,注册成立了西安万花生态农业庄园有限公司,冉拥军任董事长。在帮扶单位西安市旅游局的大力扶持下,举全村之力对万花山风景区进行提升改造。为弥补资金缺口,冉拥军放弃在外承包的工程,转让苦心经营多年的建筑安装公司,变卖资产,共筹集3000余万元,合力推进景区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在原冉家湾和黄岩村民小组9户群众分散居住的宅基地上,改造提升万花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筹划历史遗迹恢复等工作。

  2012年底至2015年7月,家佛堂村“两联一包”帮扶单位——西安市旅游局投资30万元,为太平万花山风景区及家佛堂村设计、安装标志牌,印发宣传册10000份,制作100平方米文化墙,对80余户农家乐进行业务技能和餐饮服务接待礼仪培训。同时为家佛堂村及太平万花山风景区进行指导、协调,争取省、市、县基础设施项目资金400余万元,为村民脱贫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新的途径。

6B-万花瀑布-美景1.jpg

  昔日落后村蜕变美丽新农村

  公司成立之初,按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评价报告》等,上报户县秦岭办。2013年10月12日,户县秦岭办随文发了《西安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项目环境及影响报告表环评情况》《项目节能登记表》《项目规划的初审意见》《国土资源用地预审意见》《文管局意见》等,上报西安市秦岭办。2016年6月,该项目被纳入西安市“十三五”全市42个重点在建旅游项目之一。

  景区于2015年6月开始试运营,通过采取由公司出资收集村内和景区内垃圾运往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等措施,太平万花山风景区及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项目安置了村里劳动力46人(其中残疾人5人,贫困家庭劳动力12人),间接安排社会劳动力160余人,在景区工作,村民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了。截至2016年底,家佛堂村人均收入已突破1万元,达到了整体脱贫的标准,基本上家家都建起了楼房,全村大约每两户就拥有一辆私家车。这在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家佛堂村都实现了。如今,家佛堂村已从早前的落后小山村蜕变为今日美丽新农村,俨然成为陕西乡村旅游的排头兵,家佛堂人也由昔日的贫穷走向了富裕。如今的冉拥军,还被大家一致推举为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三级人大代表,2016年他荣获“陕西省十大杰出村官”殊荣,家佛堂村党支部也获得了西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西安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人家掉队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人家掉队!”这是冉拥军心中一个强烈的念头。村民韩雪琴52岁,老伴有精神病,儿子徐康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冉拥军首先将韩雪琴安排到景区酒店内当了一名洗碗工;又把徐康安排到景区酒店做后厨,把徐康的媳妇招聘到酒店当了服务员。三人的月收入达到了7000余元,一年下来有8万余元的收入。有了稳定收入和积蓄后,韩雪琴一家将房屋由原来的一层平房加盖为两层,全家人的生活脱离了窘境。

  村民赵志伟老人身有残疾,曾经住的地方土屋破旧,门口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生活困难,亲人之间的矛盾也因贫穷而层出不穷。为了帮助这位昔日老干部,冉拥军多次上门,不厌其烦地化解、调解他们的家庭矛盾,并发挥老人所长,将他聘用为村里文书,还将自己的宅基地让给了赵志伟,使其建起了新房,办起了农家乐——“栓利农家”。随着他们的经济状况一天天好转,大家庭温馨氛围也日渐回归。如今,老人写写文章、搞搞摄影,为村里老百姓办事服务,生活别提有多舒心了。

  就这样,冉拥军接连三次将村里分给自己的宅基地一次次让给了村民王军社等人。自己却凑合着住在公司的员工宿舍及办公楼里,由于村里宅基地紧缺,时至今日他的新房仍无处可盖。

  下一步,冉拥军与村委会班子成员还有更大的发展目标:继续拼搏,争取将景区创建打造为国家AAA景区,继续在产业带动群众获得更高、更好收入上狠下功夫,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早日实现建成小康新农村的目标!

  站在美丽的万花山上,听着冉拥军侃侃而谈,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记者突然觉得,和冉拥军做朋友,真好!

  (陈杰钢

(责任编辑:村官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