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80后第一书记王鹏波 奋斗在基层的好干部
王鹏波,男,1981年12月出生,现为华州区莲花寺镇楠新村第一书记。
2007年通过考试进入华县人民法院工作,2013—2015年在莲花寺法庭工作,期间通过努力考取司法资格证书。2015年9月被区委组织部下派到莲花寺镇楠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进村那天开始,他就将自己的铺盖行李安置在了楠新村村委会,从一名法院坐堂问案的干部到驻村做扶贫工作的干部,对他来说只是形式的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怀有一颗对农村、对工作的炽热之心,奉献基层、扎根基层把工作干成干好的一种决心一种追求。
深入调查 理清思路 谋发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他干工作的原则,白天他深入村组摸村情、问民计,晚上与村组干部沟通座谈,通过串巷入户,走访老党员、致富能手,特别是村上的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重点调查对象,很快就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理顺了工作思路,通过分析具体致贫原因,归纳总结脱贫办法,确定了帮扶工作重点,制定了具体帮扶规划,为楠新村的今后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具体分析 产业调整 促经济
楠新村耕地3200余亩,是一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全村共有430户,1650人。通过他前期走访了解到因为本村农业产业规模小没有支柱产业且比较分散,是发展经济最大的瓶颈。为了改善产业劣势,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他同村两委会班子一同研究探讨,想通过大力发展种植业(葡萄和大棚桃)、发展规模养殖业(大型养猪、养鸡场),来促进楠新村的经济发展。再与区、镇政府联系协调后,在西马村举办了种养殖培训班,从如何优选大棚桃品种及精品户太八号,以及对养殖猪、鸡过程中的防疫、饲料精选、市场分析等都一一为贫困群众做了详细且生动的讲解。目前楠新村共发展大棚桃、葡萄300余亩,发展规模养猪、养鸡场7个,发展大棚蘑菇两棚,解决了扩大规模种、养殖过程的部分难题,极大的鼓舞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的信心和决心。
创新实干 党建促扶贫 大变样
俗话说,“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他作为第一书记与村支委会商议,通过创新党建引领扶贫的工作思路,着力完善楠新村“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对党员进行半年量化考核,积极组织党员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全村树立党员模范带头人,通过党员带贫困户的模式,一对一进行从思想上技术上的传帮带作用。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严格按照“五性”和“六有”要求,他作为第一书记并以身作则参与到夏秋季的义务防火、帮困残疾无劳力志愿服务队。通过从点滴做起,从抓班子、带队伍做起,都凸显了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通过党建统领扶贫,使楠新村党建及扶贫工作大变样、更上一层楼。
扶贫扶智 增强内生动力 促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民生工程,也是政治任务,怎样扶贫,怎样脱贫致富,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过来。全村共有贫困户68户250人,清洗后为56户201人,低保户7户15人,一般贫困户46户183人,五保户3户3人,今年通过同区镇政府的协调沟通、政策培训,使贫困户王建军、马利、武苍蛟、陈海洋等14户,已申请到政府贴息贷款5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陈海洋新建养猪厂一个,武苍蛟新建蘑菇大棚一棚,马利通过贴息贷款养羊40余只,还有贫困户张永利、杜公益、武西川等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大力发展种植业。其中去年通过发展生产已有14户实现人均纯收入超过3015元,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他通过同相关部门协调,为村上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以及连椅、条桌、书柜等村办公物品,确保了村级各项活动的顺利正常开展。同时与包联单位区法院、邮局协调,为村上争取资金整修村生产路、排水干渠等项目。他作为第一书记,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尽其所能为村上发展谋篇布局,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村上已明显发生了变化:1.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进一步增强2.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进一步凸显3.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4.村容村貌进一步整洁。村按计划圆满完成了脱贫任务,并完善了标准化的党支部建设,去年得到了区镇政府的一致好评,支部获得了村级优秀党支部称号,他被评为莲花寺镇楠新村党员先进模范标杆。在今年的党建交叉检查中又得到了肯定。
敬业修德 心系群众 带病坚持工作
“党建资料"、“扶贫攻坚”任务重大。加班熬夜那已经成了他的一种工作状态,近2个月他几乎没有回过家。2017年5月份以来他经常感觉头痛,自己也没在意认为那只是没休息好或者感冒引起的,偶尔觉得疼得厉害就喝点感冒药。2017年6月14日早上起床头疼却突然加重,在同事的劝说下他打算次日去县医院作个检查。在安排好近期工作后,14日下午回到家,几乎两个月不曾回家的他看到年幼的儿子兴奋高兴的模样心里一阵酸楚,短短的两个月儿子学会了骑自行车、看到“6.1儿童节””跳舞视频里那个站在第一排领舞的小帅哥,他心里愈发难受,他感觉自己真如书上说的“父亲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儿子的成长他少了很多陪伴。为了工作他只有选择亏欠家人。15日在县医院做了全面的脑部检查,脑部CT结果显示喋窦囊肿压迫神经,医生说造成头部剧烈疼痛是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加之鼻腔炎症引起,必须住院先进行消炎,由于囊肿位置太深压迫神经,周围又有大血管,随后根据治疗情况分析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摘除。住院治疗期间每有同事和包村干部来看望,他就愈发着急的想出院,想到还未完善的资料、最近还未走访的贫困户以及最近还未进一步沟通的产业扶持的相关单位等等他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立不安,在同事和家人的劝说下,在医护人员劝导下他决定再住几天但绝不能超过一个星期。
追赶超越 继续前行 党员党性的体现
第一书记只有肩负使命,追赶超越,才能继续前行,才能不辱习总书记的殷勤期盼,早日完成总书记下达的任务,但全村要全面脱贫致富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念,发挥追赶超越的精神,才能全面打赢扶贫攻坚一仗,王鹏波同志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仍坚守工作岗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就如他所说的那一句话:因为我是共产党员。(魏建录 张海涛)
(责任编辑:村官编辑)
- ·用生命践行初心和誓言
- ·学习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 ·鄠邑区一村干部倒在帮扶路上 村民称其为
- ·帮残救贫好村官陈德庆
- ·【暑期三下乡】青春正张扬,致力“三下乡
- ·渭南樊家川村第一书记 不摘穷帽 不下火线
- ·吴堡铁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四
- ·村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彰显先进性
- ·华州区瓜坡镇孔村第一书记田文军工作记实
- ·“第二届大荔好青年”候选人边建宏 --利
- ·关于对网络反映洋县五郎庙社区村干部候选
- ·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做宣传家,可有些人“
- ·蓝田县孟村镇西村第一书记韩宁博: 让村
- ·医者仁心 绥德县扶残助残特殊贡献工作者
- ·潼关县乡村医生刘永生荣获“三秦楷模”荣
- ·乡医刘永生:从"渭南标杆"走出的"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