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商洛资讯 > 正文

商洛山阳县中村镇供销社糊涂账谁来查处

时间:2015-01-14 15:00:07  来源:陕农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职工下岗谋生计  养老统筹无人管    审计支出名目多

 公款送礼6万多    招待开支8万多     防汛值班补6万


    供销社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年代,山阳县中村镇供销社为农村群众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交通中断的地方,甚至人背肩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出了所有职工的青春年华。拿着低廉的工资,为国家创造利税,为供销社积累财富。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实施,供销系统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而倒闭。职工下岗自谋生计,只留领导和几名行政管理人员收取门面租金,近10名下岗职工养老统筹一直无人过问,导致职工刘德成等人多年来不断上访,至今问题没有解决。为此记者于1月13日前往山阳县中村镇调查采访。

山阳县中村镇供销社的糊涂账

中村供销社退休职工刘德成告诉记者:“我们中村供销社下设的几个分社,洛峪、洪河寺、水草、白龙、西泉等分社的房产被相继变卖,银华供销分社,占地六亩左右,地处繁华地段,房地产市场价值三百多万元,其中供销社主任周赞儒以四万多元的“天价”购去了三分之一,以权谋私,可见一斑。中村供销社,占地十余亩,地处繁华闹市区,交通方便。原有门面房二十九间,大门除外,院内有停车场、花园。有库房、办公室、职工宿舍等房屋三十多间,房地产市场在六百多万元。于2011年被开发,开发商共建六层高一百三十余套商品住房出售,一楼给供销社留二十六间门面房,因开发商多开一个大门,占用两间门面房用地,给供销社补三十万元。院内开发商在每单元楼楼梯旁给供销社留一小单间房,共八个单间外,供销社一无所有。供销社等于把院内的大片土地白白的送给了开发商。廉价的开发,损公肥私的事实,背后的黑幕无人能知。中村供销社从1993年至2010年历年所收的承包费、房租费、出售基层分社房等共几百万之多不知用于何处。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村供销社的领导们,常年坐在家里,过着天上掉馅饼的生活,不用上班,却拿着全额的工资、奖金,而我们全社几十位退休、下岗职工,为了生存,还要四处借贷,去交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退休职工金玉来对记者讲:“一个连职工养老保险都不管的企业,却还进行着所谓的开发,并有钱给有关部门拜年送礼开支6万多元,招待费开支8万多元,防汛值班费6万多元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开支,这些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山阳县供销合作社2014年10月份对中村供销社有关账务进行了审计,审计出许多问题却没有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到底是领导在有意包庇还是有别的什么猫腻?”下岗职工席太芳向记者补充道:“我1998年下岗后,供销社给我们没有买断工龄,也没有统一交纳养老统筹,到如今连我的档案都找不着了,导致我个人想交养老统筹都无法办理。而现有的五名行政管理人员每天都在家里忙别的事情,办公室大门紧锁,每月来收一次租金,却照样拿工资、奖金、补助,养老统筹单位照交不误,同在一个单位却是如此不同的待遇,令人感到心寒。”

记者在山阳县供销合作社2014年10月14日山政供发(2014)67号审计报告文件中看到:中村供销社现有在册职工43人。其中:固定工24人,全民合同工3人,集体合同工33人,农民合同工3人;退休职工37人;退职人员2人;遗属4人。已审计2001年元月至2014年3月共13年3个月。2001年至2004年收入总计551143.70元。其中承包租赁费收入309341元;营业外收入(卖房)241802.70元。支出总计:576494.21元。1、管理费用489294.31元;其中,工资324119元;工商年检费4285元;修理费8865.75元;招待费52422元;福利费19885.52元;出差费26518.75元;家具用具摊销2160元;土地使用税7645.79元;其他费用43392.50元。2、营业外支出:87199.90元;其中:退休职工安家费建房费12230元;困难职工生活补助费4200元;丧事、开业等送礼1241.90元;农电改网费1500元;给有关部门拜年17311.20元;给土管局等送礼品12963元;廖立春独生子女费1440元;退休人员差额工资、退职遗属生活费36313.80元。收入551143.70元减 576494.21元,亏损25350.51元。2005年至2014年3月收入总计923281.20元。其中承包租赁费749747.20元;营业外出入(卖房款)5000元;营业外收入(开发补偿金)168534元。支出总计962418.56元。1、管理费用844282.66元;其中,工资580427.91元;工商年检费8095.10元;修理费22496.70元;县社行管费17500元;招待费28295.87元;出差费33305元;统筹养老金96688.80元;其他费用57473.28元。2、营业外支出118135.90元;其中,退休人员安家费建房费10000元;独生子女费180元;困难职工生活补助费600元;丧事、开业等送礼5553.60元;席忠孝丧葬费1500元;周赞儒药费1919.30元;给职能部门拜年25000元;基建搬迁电路拆除1400元;赔偿任光良采光费5000元;退休人员工资差额、退职遗属生活费57239元;廖艳花生活费9744元。总收入923281.20元减总支出962418.56元,实际亏损39137.36元。在2001至2004年还出现了炊事员工资7550元;春节值班费465元;烤火费、取暖费、降温费5310元;99年至2000年春节补助1500元;防汛值班费4560元;奖金41536元;岗位工资28620元;工龄工资4908元;调资补发工资33373元;行管人员工资220479.75元;其中加班工资9763.40元;三项补助35800元;合同工上浮15%工资24046.35元。在2005年至2014年3月份竟然又出现炊事员工资12700元;春节值班费1700元;烤火费、取暖费、降温费29569元;防汛值班费60493元;奖金69200元;2009年调资补发工资15540元;行管人员工资391225.91元;其中加班工资12452.50元;三项补助38160元;合同工上浮15%工资41459.30元。

山阳县供销合作社文件

在这份长达9页的审计报告中,不合理开支名目繁多,其中,给职能部门拜年25000元,到底是给哪个部门?给哪位领导?还给有关部门拜年17311.20元,又送给了谁?到底送的是人民币还是礼品?给县土管局送礼12963元,又送给了谁?这样一个企业,没有多少业务,招待费竟然花费52422元,到底都招待了谁?还有一笔招待费开支28295.87元,又招待了哪位领导?既然企业倒闭了,仅仅留下4、5名管理人员,出差费竟然高达26518.75元和33305元,按照山阳县财政局山政财函(2010)252号文件要求,县境内出差补助每人每天15元,那么这么高的出差费计算下来,每人出差3988.25天,而实际情况是这些人整天在自己家里,根本不来上班,这些出差费是否是杜撰出来的?

原中村镇供销社已成为现在的移民搬迁小区

为此,记者电话采访了山阳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徐小平,他告诉记者:“中村供销社由于退休职工不断上访,反映财务问题和养老统筹问题,县联社2014年10月14日对中村供销社财务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已宣布公示,可能当时把部分职工没有通知到。原中村供销社主任周赞儒已经退休,新的供销社主任人选已经确定,只等待发文任命了。”对于职工反映的养老统筹问题,徐主任闭口不谈。同时,对县供销合作社审计出名目繁多的支出问题没有一个合理的处理结果,难道人退休了存在的问题就不追究了吗?又是一本糊涂账,该是山阳县纪检监察部门出手的时候了。此事何时查处,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