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这里放飞
时间:2014-03-17 17:24:27 来源:村官风采网 作者:村官 阅读:
次
——记塘子村新农村建设领军人物宋军民
□ 陈忠勇




西部网—村官风采网讯: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自我发展到自我完善,从崇尚传统农业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使蓝田塘子村村民实现了小康梦。塘子村也随之跃入了“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百佳创新单位”、“全国百佳特色旅游名村”、“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小康示范村”、“陕西省模范村民委员会”、“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特色村”等诸多荣誉的行列。
改革开放,增添了塘子村人的致富勇气和智慧,革除了塘子人昔日的旧观念,为构建塘子村乃至蓝田,西北、全国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如今,塘子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方向健康发展,并成为三秦大地的小康村。然而这一切变化,离不开一个人的高瞻远瞩和倾情奉献。他就是蓝田县汤峪镇塘子村领路人宋军民。
昔日塘子村,人均不足半亩地,泥泞的土路上到处可见猪圈、羊粪、尘土。村民吃的是野菜拌有几粒玉米糁的生活,住的是破陋不堪的土瓦房。村组干部10年间换了43茬,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做过相关报道,但矛盾依然尖锐。塘子村成了有名的上访村、闹事村、贫穷村。
这时候,家庭困苦的宋军民,又迫于生活而辍学,从此上山挖药,进山扛木头,在砖厂打工,还摆过地摊,卖过肉,开过腊肉店。全国“普九”教育时,他竟把自己仅有的一点收入捐给了教育,曾一度成为蓝田人民的美谈。
有思想的人,才有理想
1995年农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汤峪镇党委经过考察认为,开饭馆的宋军民竟能将自己辛苦挣来的5000元捐给“普九”教育,可见此人心存高远。于是,镇党委便推荐他为塘子村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在选举大会上,宋军民高票当选并对全村千名选民立誓,要干好三件事:一是村务推行民主管理;二是彻底治理脏乱差;三是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
几年后,从中央提出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那一天起,宋军民就开始考虑未来塘子村的发展和长远规划,并分步实施。首先,他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决策、依法执政的水平,组织制定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保持村级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力争实现三秦第一村提供坚强的保证。他建章立制,大胆推行和推选村民代表制度,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实施村务公开,率先在蓝田开了先河。央视《焦点访谈》深度报道,高度评价宋军民:面对问题不回避,敢于公开亮家底;接受监督守规矩,公正为民谋福利。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村民意愿,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村民推动改革。在村民大会上,他坚定地说:“咱们塘子村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体村民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村的温泉优势,做大做强沐浴产业,实现村强民富的目标。同时大胆推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招商引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养。于是,相应成立教育基金会,老年协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这些思想和行动,深深打动了村民的心。
首先,他从治理脏、乱、差,建设新农村入手,为解决经费不足难题,宋军民号召群众集资,自己带头捐款2800元。为了清理乱占、乱建、乱圈现象,宋军民先砍了自己亲属的树木;面对难缠户、钉子户,他亲自动手拆房、推墙、掀猪圈。有一天突降暴雨,修路的群众全跑了,宋军民淋着大雨依然指挥着装载机调配土方,清理路障。司机建议:“咱也回家吧。”宋军民说:“不行,离古会只有几天了,路障清不完,街道就成泥潭了,路铺不好,就会影响游客通行,影响群众做生意。”活,坚持干完了,宋军民满身泥水回到家,接过妻子递来的毛巾和衣服,眼睛湿润了。儿子抱怨着说:“爸,人都跑完了,你咋不早点回来呢?”宋军民嘿嘿一笑:“因为爸想干事!”就这样,十几年来,宋军民按照规划扎扎实实搞建设,拆迁旧房,清理厕所,猪圈,打井引水,筑堤治河,修路架桥,栽树种草,铺设管道,安装路灯……
有理想的人,才能为之奋斗
在新农村建设中,宋军民不忘时时刻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比如,他用毛泽东思想对全村党员进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对村民进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教育;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全村党员干部树立为村民服务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点引导教育干部,吸取从前盲目发展的教训,确立科学稳定发展才是汤峪经济发展的模式。工作中,以促进村民公平正义,增进村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他注重村域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塘子村旅游、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区、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更多群众。
在做大做强温泉旅游产业上,宋军民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率先在全国推行村民土地入股,按股分红。他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为了搞活村域经济,推进塘子村的温泉旅游产业和集体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宋军民审时度势,于1996年12月注册成立了陕西大兴汤峪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并在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村办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随着大兴公司的壮大与发展,已先后建成了温泉商贸区、古镇商业街、养生公寓、滨河居住宅区、杏林酒店、碧水湾露天泡汤场、开元堂小吃城、洗脸潭酒店、御宾苑会议中心等。
宋军民在企业中倡扬有作为才有地位,有贡献才受尊重。为了让汤峪小城镇建设面向全面,走向世界,他坚持走汤峪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本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协调发展,目前,日平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高峰时接待量可达1.2万人次。全面实现了吃、住、游、乐、购“一条龙”的服务模式。
有目标的人,才能矢志不谕
如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村民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确保全村社会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是宋军民长期以来思考的大问题。多年来,他坚守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本质特色,量力而行,发展产业壮大。更加重视村民养老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就医。现在塘子村人,家家住着村上帮建的小洋房,户户用着村上赠送的家电、家具,享受着村上提供的养老、医疗、就业、就学的优越生活。村民韩某,当年25岁,一没房子,二没妻子,有年春节前夕,来到宋军民家,说没钱过年,宋军民从身上掏了千把元给他,又从自家冰柜里取出一只冻鸡送给他,韩某流下感动的泪水……。宋军民急忙劝慰:“不哭,只要你勤快,踏实,村上就会帮你!我不愿看到咱村人受穷,一定要帮大家一把。”后来,村上帮韩某建了房又安排在公司当保安,成家后又给韩妻安排了工作。截止日前,塘子村帮扶困难群众、支助企业员工、社会公益事业费用总计达到一千多万元。
围绕建设新农村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强村以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全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促进乡风文明。由村办企业投资500万元修建的唐盛剧场,每天坚持公益文化演出两场次,营造了沐浴文化氛围。成立的塘子村民俗文化中心,每逢盛大活动、传统节日和周末进行演出,并表演锣鼓、秧歌、大头娃、旱船、狮子、龙灯等传统民俗文化节目。同时邀请周至剧团、陕西警官艺术团等艺术团体及名歌名家助兴演出,组织企业员工千人诵读“弟子规”、千人参加泼水节以及盛大的千人浴足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宋军民说:“富裕只是我们的基本需求,文明才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建立健全村民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活动的开展,使塘子村出现了创先争优、比学赶帮、遵规守法、爱岗敬业、孝廉礼仪、尊老爱幼、诚信奉献的时尚。2012年春节前,赵乐际同志到塘子村考察时,看到这里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村民、员工和游客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打拳、下棋,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以及塘子村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贫有人帮的情况时,他高兴地说:“塘子村归根起来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好的领导班子、好的队伍。他们能很好的结合村上的实际,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确定了一个好路子!”
有智慧的人,才有魅力
宋军民在大兴公司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集体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为了提高大家的思想文化素质,村上开办了塘子大学,宋军民亲自授课,专题解读中国沐浴文化,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在塘子村,宋军民着力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坚决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真正把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和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各类人才招募到门下,使其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相反,对于那些庸才,特别是通过各种关系、门子,甚至领导写条子硬挤进开发区的,他则以各种理由婉言拒之。他常说:“我们汤峪要的是高素质人才,是英雄好汉,不是虾兵蟹将!”
宋军民对下级委以重任,但同时也明确责权,使其既能感受到上级的信赖与支持,同时也感受到责任的重大。他在村内形成激励创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构筑了县内外、国内外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平台,让各类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显身手,实理梦想。同时,注重培养人造就人,把那些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作为用人的首要选择。到现在,除该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得到就业外,还拉动县内外、省内外的近万名外来人员在村内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市民健康指数得到提高,其居住环境状况满意度达98%。宋军民说,我们要想求发展,就要靠政策留人,靠待遇留人,靠感情留人,靠诚信和优质服务留人。所以要服务、服务、再服务么。
有贡献的人,才会受人敬重
有句民谣说得好——
汤峪淌金,汤峪流银,关键是有个宋军民;
因地制宜大发展,汤峪变成聚宝盆;
靠的是山,耍的是水,核心靠的村民。
这些民谣,是来自人们心底的肺腑之言。
有句民谣说得好——
汤峪淌金,汤峪流银,关键是有个宋军民;
因地制宜大发展,汤峪变成聚宝盆;
靠的是山,耍的是水,核心靠的村民。
这些民谣,是来自人们心底的肺腑之言。
这些年,塘子村先后获得了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280多项殊荣,宋军民个人获得了世界杰出人物、中国杰出创新人物、全国百佳公仆书记、陕西省劳动模范等29项殊荣。面对这些成绩,宋军民总是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塘子村往后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改革、实践。”
这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声音。正是这种躬身务实的精神,让宋军民俯身19载,风雨共济。宋军民用真爱践行着为党、为政、为企、为民的使命,用实干精神彰显时代楷模风范,无怨无悔的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
2013年10月,在首届中国国际温泉产业高峰论坛大会上,汤峪镇荣获“中国最美温泉小镇”、“中国温泉古镇”和“中国温泉产业研究基地”。宋军民接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授牌后,在一阵欢歌笑语的演讲中说道:“我们汤峪为啥能从当年的贫穷山村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说实在话,就是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贴民、爱民、一切为民的根本原则。我们宁愿企业走得慢一些,也坚决不能破坏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因为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护,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汤峪温泉今后的出路在何方?我认为,应当围绕着温泉发展多样化的产业入手,我们有得天独厚的秦岭为依靠,有浓厚的汉唐历史做底蕴,我们需要让来自各地的朋友不仅仅感受汤峪的田园风光、汤泉圣水,更应该让他们在这里感受人文山水中宇宙奥妙、吐纳天地的神韵,了悟人生的真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真正动力。’只有我们塘子村农民真正富裕了,我们的温泉产业、经济发展才有保障。我们虽然走的很慢,但是我们从来不曾停止。因此我坚信,我们汤峪温泉的前景光明璀璨,绝对可以在国际性的温泉产业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群众眼中的宋军民
宋军民作为一名卓有成就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他已经在万千市民中树立了一座丰碑,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仰慕。
有位媒体评论家曾这样评价宋军民,说他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面对困难不屈服,面对挫折不消沉,面对打击不回头,见招拆招,化险为夷,用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精神激流勇进,他以真诚建友谊,以务实求合作,以信誉谋发展,广交朋友,憨厚待人,认真处事,使塘子村成为“陕西省文明村”、“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
陕西省作家协会卫清民先生曾这样解读宋军民,说他是“三最男人”。即:最成功的男人,最有价值的男人,最有魅力的男人。
陕西省作家协会卫清民先生曾这样解读宋军民,说他是“三最男人”。即:最成功的男人,最有价值的男人,最有魅力的男人。
所谓成功,即是用智慧和毅力,在充分挖掘利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带领村民打造出“三张名片”,即“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国汤泉名镇”、“中国最美温泉小镇”。他不仅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纲领,把刚领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现实,让全体村民和公司员工在他提供的创业平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所谓价值,就是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物质财富,全村固定资产已经超过20亿元,村集体温泉旅游收入近年来年均在5千万元以上,社会收入达到5亿元,年平均上缴税费一千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近2万元。仅村民经济纯收入就是他当初刚上任时800元的20倍呢!宋军民用他的思想、理念、博学与口才,影响了一批人。即用他的思想鼓舞人,用他的言行影响人,用他的精神激励人,从而形成了以“水元素”为核心的沐浴文化理论和体系,为社会创造了博大的精神财富。”所谓魅力,就是用“立德、立功、立志”三不朽的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用“忠、孝、仁、爱”的博大胸怀,包容万物,用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感染人,大凡听过他的演讲或授课的人,无论名人、俗人、男人、女人,都能为之动心、动容,赞叹,从而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
业内人士这样说宋军民,宋总爱学习,博览群书,历史、自然、哲学、科学、孔子、老子、儒家、佛家、道家及共产主义信念,他都钻研,乐于学习。因而使自己在教育人、管理人、制度约束人、自身行为影响人、环境吸引人和招商引资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他用智慧带活了塘子村,富裕了汤峪,让没来过汤峪的人感到惊讶,让常来汤峪的人感到变化。因为,宋军民时时不断地在为新农村建设输入血液。
宋军民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造就了他的刚毅,待人以诚,与人为善,宽宏大度的优良人品与实在、实干、不张扬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宋军民独特的“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像磁石,聚集了一群有识之士,创新创业才人,与他一起锲而不舍,变梦想为现实的追“梦”人。
这是一座无字的碑。
无字的碑就像一首歌一样,它永远能勾起人们美好的记忆。
(作者系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晚报》评报员、书画评论家)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内容
- ·用生命践行初心和誓言
- ·学习英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 ·鄠邑区一村干部倒在帮扶路上 村民称其为
- ·帮残救贫好村官陈德庆
- ·【暑期三下乡】青春正张扬,致力“三下乡
- ·渭南樊家川村第一书记 不摘穷帽 不下火线
- ·吴堡铁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四
- ·村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彰显先进性
- ·华州区瓜坡镇孔村第一书记田文军工作记实
- ·“第二届大荔好青年”候选人边建宏 --利
- ·关于对网络反映洋县五郎庙社区村干部候选
- ·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做宣传家,可有些人“
- ·蓝田县孟村镇西村第一书记韩宁博: 让村
- ·医者仁心 绥德县扶残助残特殊贡献工作者
- ·潼关县乡村医生刘永生荣获“三秦楷模”荣
- ·乡医刘永生:从"渭南标杆"走出的"三秦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