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村官风采 > 正文

乡村干部身份的转变

时间:2014-03-07 11:05:06  来源:村官风采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部网—村官风采网讯:目前,伴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及农村改革的深入,整个农村都或大或小发生着震荡。面临新形势,许多乡村干部面临着“思想工作不管用,粗暴执政不敢用,依法行政不会用”的困惑,部分工作不知怎么着手,一部分为农村作过贡献的乡村干部因不适应农村工作变化而被无情地淘汰,乡村干部在徘徊、在探索。在维稳问题的强大压力下,在大量干部被淘汰的现实下,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也在悄悄地发生转变。

    乡村干部身份的转变,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关键性问题。许多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选举的,是上级任命的,就得行使自己的权利,决定了的事群众就得执行,若个别群众不服,就不能容忍。于是,产生矛盾,进而矛盾由小变大直至激化。群众对干部的不满,终从告状上访中爆发。

    随着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民主意识迅速增强,已经与传统的家长制作风、简单粗暴的行政行为格格不入。一大批农村干部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可就是被迫下台,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观念的转变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陈旧的家长制作风被民主化进程远远地抛在后面。尤其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村干部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决策者、指挥者变成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执行者,心理上难免失去平衡。可以想象,这些曾经是优秀干部的同志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新定位,注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肯定会顺利转轨,出现另一番状况。

    新形势下,群众需要的已不再是“家长制”干部,而是“公仆型”干部。有些乡村干部说,现在要“夹着尾巴做干部”,虽然不雅,或不准确,却也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