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商南县近三年来先后投资11.93亿元,新(改)建县乡公路268公里,新建桥梁9座1007米,新建四级客运站3座,建成了一批脱贫路、产业路、景观路。全县所有交通建设项目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和危桥改造治理率达100%,镇办客运通车率达100%……这是商南县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和新变化。
近年来,商南县按照“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的“四好”要求,严格标准抓建设,创新引领促养护,依法行政保畅通,突出服务抓运输,全县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983.5公里,基本形成以沪陕高速、312国道、商郧路、郭山路、开赵路为主线,以县城为中心的“四横两纵,两大迂回”路网主骨架。畅通、便捷、高效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了县域经济蓬勃发展。该县先后荣获全省农村公路管养示范县、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优秀县、全省农村公路“好路杯”优秀县等殊荣。
商南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优先将交通事业纳入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纳入考核督查,加强领导,强力推动。近年来,县财政累计拨付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费用8000余万元,全县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齐抓共建、合力保障”的工作机制。
该县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专业公司对全县道路进行测绘,按照打造“立体、畅达、惠民、美丽”交通,形成“四横、四纵、互通互连”的发展目标,科学编制“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在道路建成后,将绿化平台、标志、标线、安保设施等一次实施到位,在公路两侧错落有致地栽植灌乔木,种植不同花卉,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长廊。落实“七公开”和“三同时”制度,建立工程建设“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和“四制”管理机制,把各个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同时,该县将安全生产放在建、管、养、运工作首位,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及时排查隐患,严厉打击侵占路产路权、超限超载等违法违章行为。10个镇办均设立了农管站,各村(社区)也健全议事机制,实现了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县镇村三级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新建县乡道路两侧安装防护网和隔离桩200多公里,利用废旧水泥板设置路田分界墙50余公里,实现了路田分界、路宅分家。三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商南县还认真落实“县、乡道县管、村道镇管村养”养护管理模式,实现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分类养护”的改革目标。结合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绿色商南建设,推动道路绿化、美化、文化“三位一体”建设。筹资490余万元,按照“三园五化六统一”要求,建成标准化道班房13处,改善道工生活条件。按照“全面实施、重点打造、三年完成”的要求,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县、乡、村公路进行全面普修,三年来共奖补资金400万元,新建示范路936公里,形成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和谐画面。
另外,商南县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思路,积极探索“交通+脱贫+旅游+物流”的工作路径,加快通村客运、物流发展,建立完善服务设施,全县运营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全县共建客运线路43条,客运车辆达106辆,客运镇办通车率达100%。近年来,该县投资近亿元,建成金丝峡一级旅游客运站,四、五级客运站、招呼站实现了镇办、村(社区)全覆盖。
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助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以金丝峡为中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年接待游客达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茶叶、矿产远销海内外,“四好农村路”已成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
(责任编辑:村官)
- ·洛南县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 ·山阳县漫川关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两癌”免
- ·洛南破获特大网络赌博案:靠赔率差牟利
- ·商洛开展舆论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摸排
- ·奶奶给9个月孙子喂馍块 孩子面部发白嘴唇
- ·商南县黑漆河村积极构筑精神扶贫新动能
- ·商洛市洛南县第五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
- ·“韩红爱心 百人援陕” 大型医疗义诊公益
- ·山阳一棚改住宅楼里还有住户 楼顶挖掘机
- ·山阳县高坝店镇帮扶八旬残老走上脱贫致富
- ·山阳教师队伍活雷锋
- ·山阳残老养羊脱贫记
- ·舍己救人的壮举 无悔人生的丰碑 ——追忆
- ·丹凤县中医院义诊服务群众 暖人心
- ·山阳县高坝店镇五个五抓生态环境整治
- ·洛南客运站西站窗口全关须微信购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