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官作品 > 正文

学习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的体会--闫 岩

时间:2017-09-17 12:36:24  来源:当代陕西杂志社  作者:闫 岩 阅读:

 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学习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的体会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赵乐际同志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为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图。各级组织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崭新的角度来认识来对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各领域党组织力量统筹起来,更好地发挥组织优势、服务功能,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进群众福祉,让党徽在街头巷尾商圈楼宇闪亮,让群众心有所向永远跟党走。

  一、提纲挈领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

  解决城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根本在于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抓住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纲,才能纲举目张。

  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全面部署会,是一次党建领域的具有开拓意义的会议。各级组织部门务必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厚植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部署,是新形势下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的战略选择,是在城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硬任务”;务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继推进脱贫攻坚、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之后,在城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战略部署,是服务城市群众的“驱动器”;务必要站在现实的角度,充分认识城市基层党建是城市治理的“压舱石”,明确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不容推迟解决的问题,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前瞻性的眼光来思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主动地将责任扛起来。各级组织部门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当前社区党建、非公党建和楼宇党建的基本工作思路:社区党建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做好服务、发挥作用;非公党建要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围绕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完成中心任务和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楼宇党建要结合当前商务型楼宇逐步由单体向经济社会联合体转变的新形势,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扩大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覆盖面,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服务带进去,将员工的需求、呼声传出来。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以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面,消除城市基层党建“空白点”,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一是要坚持做强街道,全面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重点、以党小组为支点、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优化党组织设置,建立“1+3+N”党组织架构,在一级网格设立党委,下辖社区居民党支部、服务中心行政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然后再按照楼栋、商业街区等分类,设立若干个功能型党小组。二是要按照商圈市场、工业园区、互联网业等分类,把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最基层。依托街道商圈市场管理主体建立商圈市场党委,在商圈市场内部根据党员人数和网格分布情况设立网格党支部,设立商圈市场党群服务中心,或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做好管理服务。探索实行工业园区建设与党的建设“一肩双责”,在园区内员工居住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分别建立区域党委,同步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区域党委书记与服务中心主任“一肩挑”,班子成员全部交叉任职,实行管理与服务“二合一”。探索园区与周边社区建立联合党组织,实现园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对于互联网业单位,要根据互联网业单位规模和党员人数,建立独立或联合党组织,跨区域、党员分散的大型互联网业单位党委,探索设立“网络党支部”,强化“互联网+”党建平台,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开展组织活动。三是要在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全覆盖,力争做到“两有”、“两要”,即有党员就要有党组织,有党组织就要有上级;有党员有组织就要开展活动,就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切实增强党的影响力。

  充分保障,便利发展。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本着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对基层给够该给的。俗话说“要想让马儿快点跑,就得让马儿先吃饱”。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基层领导班子来干,所以,对基层要本着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给够该给的,让基层对工作有激情、有感情、有热情,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要给街道党组织扩权升格加威。要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街道党组织建设的职能首位,强化街道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赋予街道党组织对城管、环卫、城建、医疗等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的财政监督权、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重大项目建议权和决策建议权等权力,并列入考核评价刚性指标。对于辖区党员特别多、党建任务特别重的党组织要进行升格,以方便开展工作。街道党组织可以根据实际,自主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整合大院大所大校,吸纳驻区单位,实施区域化党建项目,有关单位必须积极配合。要给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待遇。要深入推进“班长工程”,通过基层选拔一批、社会选优一批、组织选派一批,建设高素质带头人队伍。要实行事业岗位、事业待遇,配套解决社区党组织书记身份和待遇问题,使社区党组织书记轻装上阵,腰杆硬朗。对于连续任满两届、表现优秀、政绩特别突出、群众公认的,可以免予考试,直接进入事业编制。也可以每年从优秀社区书记中定向招录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让社区党组织书记有奔头,让社区党组织其他人员看到希望,增加内生动力。要给职业社区工作者评定工资。要积极构建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体系,健全“一定双评”考核机制,建立结构化报酬体系。各地可以互相借鉴参照,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档级”岗位等级序列,按照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至1.4倍确定工资水平,并辅以相应的奖金等福利待遇,巩固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加大从社区优秀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解决社区工作者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其中优秀分子的身份待遇和政治前途问题,增强其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二、标本兼治强化城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城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选好用好管好城市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优配强班子成员,防止“木桶效应”,在强化服务中构筑一座座坚强战斗堡垒;改进作风,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从薄弱环节上查漏补缺,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面,使基层党建工作落地生根,百花齐放。

  选好配强“一把手”。头雁强,群雁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弱,结果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选配城市基层党组织“一把手”,不仅要看政治素质是否过硬,更要看是否具有统驭全局的带班能力,是否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处理复杂事件的应变能力,是否具有带领一班人团结向上、扎实苦干、开拓创新的能力。要按照讲政治、有本领、能奉献、重品行的要求,从科室优秀干部中“派”、社会能人中“选”、居民骨干中“推”,确保“一把手”真正是“一把好手”。要健全完善选优配强城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体系,可以将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助理书记岗位,加强履职能力培训;还可以选聘一批优秀大学生到社区任职,建立“大学毕业生-社区公共服务干事-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书记”的培养链条,确保城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对于那些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下级负责,只对领导负责、不对群众负责,不思进取、平庸无为的“一把手”要坚决进行调整。

  科学配备班子成员。搞好城市基层党建,关键是要把城市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好,关键在于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能干大事且能让群众信服的领导干部。对社区党组织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界定等方面,要给予足够的政策倾斜。要对班子中每一个职位所承担的任务、责任和权力进行具体界定、分类,搞清楚每个职位所必须的任职条件,坚持把握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以及性格、风格,实行科学对接、合理配备。要切实扩大选拔范围,面向社会公开推举、招考,把那些政治坚定、思想开拓、作风正派、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班子中,在年龄上实现“老中青”梯次配备,在知识和专业结构上实现“优势互补”,在性格上实现“刚柔相济”,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特长,使整个班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真正成为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领导集体。街道层面,要把上级派驻街道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并吸收派驻单位、“两新”组织负责人参与。社区层面,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除专职社区党务干部外,要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要选拔非户籍党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推进城市新的群体共融发展。确定非户籍常住人口较多、条件成熟的社区,在不突破原有“两委”职数上限的前提下,可以增选1名非户籍“两委”委员或副书记。对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背后整人、破坏团结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清除出干部队伍。

  改进班子工作作风。要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努力形成得民心的班子,使每名干部都要让辖区群众认可、服气,使他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让辖区群众受益、满意。要积极探索建立、逐步完善党建工作联席会、共建委员会和兼职委员等制度机制,深入有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让每名党员都自觉接受政治点名和政治教育,引导每个班子成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坚决摒弃官僚主义和经验主义,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图虚名、走过场、不务实效的思想和行为。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强化组织观念、群众观念教育,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够在工作、生活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展现共产党员不仅先进而且优秀的良好形象。

  三、群策群力强化城市基层组织阵地建设

  社区阵地建设是指围绕社区全面发展、全面服务社区居民的相关硬件和软件建设。社区阵地建设滞后,综合办公用房不足,设施简陋、配套落伍,严重影响着社区基层党建活动的开展。要切实将社区阵地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实现社区阵地建设与城市大变样同步发展,紧跟时代潮流。

  增强社区阵地建设速度意识。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要求,对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更高更迫切的政治要求。一些基层社区“无阵地开展基层党建、无用房开展为民服务、无设施开展文体活动”的“三无”情况,严重影响着社区功能的有效发挥。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强化速度意识,将社区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的工作预算、纳入房地产开发的配套工程,摆在“一把手”的办公桌上,加快落实进度,早日建成功能设置科学统一,标牌标识规范显眼,便于整合服务资源,能够方便党建活动、方便为民服务的党建阵地。

  开通社区阵地建设绿色通道。组织部门在牵头抓总协调社区党建阵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协调财政、民政、人事、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合作,对涉及党建阵地建设的事项优先安排,优先审批材料、优先划拨经费、优先采购配备。要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鼓励引导街道特别是驻区单位“帮社区一把”。协调财政部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带动街道、驻区单位投入资金用于社区党建阵地建设。对于党建阵地陈旧、硬件设施落后、有闲置资源的社区,由财政出资,按照统一标准重新设计,改建扩建,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规划,重新定位,合理配置,增加活动阵地面积。对于有合适房源的社区,还可以通过财政全额出资的方式,购买使用,永久解决该社区的党建阵地问题。对于不具备购买条件的社区,还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党建阵地不足的问题。对已建或在建楼盘,及时跟进沟通,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促使开发商提供配套的社区办公用房。对于单位型社区,可以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引导驻区单位投资建设图书阅览室、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等,免费向居民开放,实现社区党建阵地的“脱胎换骨”。

  避免社区阵地建设千篇一律。要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一社区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品牌战略,避免千篇一律。要引导街道、社区结合历史发展、居民需求、地域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活动阵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社区阵地建设要与社区特色相融合,室内设计要简洁实用,充分体现社区人文环境、展示社区风采。功能布局要相对独立,整体设计既要符合社区的发展趋势又要考虑居民的接受程度,以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要按标准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做到社区标识、外墙装饰、机构门牌、服务窗口、宣传栏目“五统一”。要科学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建立服务大厅,提供社保、就业等一站式服务,将水、电、气、暖费用缴纳,物业管理等纳入服务范围,通过品牌特色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服务,让党的向心力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成,使其成为团结引领群众的政治中心、宣传教育群众的文化中心、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以优质服务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四、多措并举强化城市基层工作经费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高度重视。要对标实现社区“四有一化”(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目标,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的意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市、区、街三级“联投、联管、递增”的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办事有经费。将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实际下拨工作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社区有钱干事,不用四处筹钱。逐年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社区党组织不出现“瘦马拉大车”现象。将民政、教育、卫生等各个部门投入到城市基层的政策、项目、资金等 “捆绑打包”,集中落到基层的社区和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完善“费随事转”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有关部门投入为辅助,居民自愿和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以党内捐款为主的“红色基金”资金筹集机制,完善出台相关措施,建立常态化、多渠道的党内捐助机制,鼓励和倡导通过党员自觉自愿捐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实行专户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直接用于困难党员关爱帮扶,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严格实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属于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凡应由社区协助的事项,应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实行购买服务。

  健全社区工资福利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干部报酬财政保障制度。将社区干部报酬(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纳入区、街两级财政预算,报酬标准由街道确定,原则上不得低于上年度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建立社区工作者职称特殊津贴制度;提高兼职人员经费补助标准,激发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完善社区干部社会保险制度,在职社区干部参加社会保险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参保标准执行。所有在职社区干部全部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等五项社会保险,每年各项保险费用中个人和单位承担的比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落实到位。健全社区经费“一把手”责任制,明确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经费保障第一责任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经费保障直接责任人。加强对社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实行居帐街管。将专项经费收支和使用情况列入审计监察范围,财政等部门不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明确部门职责,组织部门负责抓总引领,民政、教育、公安、劳动保障、文化、卫生计生、环保等部门各司其职,做到经费来源有保障、使用有效益、管理有力度。

  五、齐抓共管强化城市社区活动有效开展

  抓好社区党建,事关党在城市的执政大局、事关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只有始终把握城市脉搏,紧贴群众需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才能真正把“最后一百米”建成“最畅一百米”。要把习近平重要思想作为指路明灯,通过开展各类结对共建活动,把党的旗帜举起来,让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领导“一呼百应”。

  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城市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要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浓厚氛围。要依托驻区单位的资源优势,成立社区结对共建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支部互联手拉手”结对计划,形成以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积极分子为骨干,辖区内全体党员参与的新型党建工作体制,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共建,实现结对共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向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社区建设。要以街道社区为纽带,织密党建活动“一张网”,在社区设立小微企业党建指导服务站,在商务楼宇、市场商场、商贸街区普遍建立综合党组织,增强“同一屋檐下,同是一家人”的意识,按照“同过党员组织生活、齐抓党员教育管理、共用基础设施、联谊文体活动”的原则开展共建活动,使不同领域的党建工作在相互渗透和促进中不断提升整体水平。

  深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根本价值取向,以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为目标,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建立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社团服务、志愿服务“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开展“周二见面”驻点活动,邀请党代表常来社区,街道领导也来听群众意见,解决民生问题。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读书沙龙等活动,融合邻里感情,促进守望相助。建立业余文艺团队、举办“电影周”、“艺术周”,宣传企业产品,既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又能增进企业和社区的互帮互助情谊。以居住区为单位,建立“邻里汇”,组织大家通过“谝闲传”“故事会”等,交流各自最近所学所知,凝聚起“同在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家园意识。设立“党员联系户”“党员示范岗”,上门征集“微心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居民群众普遍感到“遇事有人管、难事有人帮、矛盾有人解”,让党的旗帜飘起来、党的声音响起来、党的色彩亮起来。

  深入开展扶危解困活动。以为党赢民心为目标,常年不间断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结万家亲”结对帮扶等活动,发动企业、富裕居民与社区困难家庭结对帮扶,解决具体困难,给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成立亲情关爱委员会,积极开展“ 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妇女儿童、关爱重病患者、关爱流浪乞讨人员”活动。在某个地方发生重大灾害或者某家某人遭遇不幸时,组织慈善捐款活动,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展现社区居民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将社区居民的正直善良深深植根、厚土培养,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生不息,永远传承下去。以关爱驻区企业、共创美好家园为目标,发动社区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社区员工为企业发展献“金点子”,义务帮助企业宣传产品,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从而进一步增进区企鱼水关系。

  (中共陕西省委当代陕西杂志社 闫岩)

(责任编辑:村官编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