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商洛资讯 > 正文

丹凤县掀起低保整治风暴 冒领为何成为低保之殇

时间:2014-09-16 10:51:46  来源:三秦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部网—商洛新闻网讯:作为国家优抚政策之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平正义,更是保障困难群众衣食冷暖的重要举措。但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工作保障不力、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记者希望通过商洛市丹凤县低保问题剖析,揭开这一普遍问题存在的症结。

    全县范围内整治低保

    9月初的商洛市丹凤县阴雨连绵,一场有关低保的工作整顿风暴正在全县推行。

    7月18日,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丹凤县民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干部职工家属“吃低保”专项清理活动的通知》,标志着全县范围内的清理活动正式开启。

    清理对象包括不符合规定纳入低保的国家公职人员和村组干部的近亲属,其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活动坚持“以自查自纠为主,组织查处为辅”和“主动退出从轻、组织查处从严”的原则。对不符合条件违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相关人员,依法追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并进行通报。

    按照活动安排,清理活动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至8月底结束。但记者接触到的县民政局和镇村领导则称:整治活动还在进行,并未结束。

    “群众关于低保的怨言和传言很多,真到了彻底整治的地步,否则这项惠民工程真的要失信于民了。”一位村干部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低保秩序进入正轨,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也就好搞了。”

    丹凤县龙驹寨镇青峰村村支书佘某超贪污低保资金一案,8月底被县纪委立案查处,这让部分对低保整治活动持怀疑态度的观望者,看到了当地官方的态度。知情者告诉记者,对佘某超涉案的调查其实在低保整治活动之前,今年7月初县纪委接群众举报后,立即就组织人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

    公开的案情显示,2011年龙驹寨镇青峰村“两委会”换届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由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佘某超之女佘某某接任。但佘某某常年不在家,佘某超私自代替其女佘某某行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权至2014年5月。

    在此期间佘某超违反农村低保申报评定规定,先后为其妻子和外镇、外村亲属在该村申报低保并领取国家低保款147208元。县纪委认定佘某超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其行为构成贪污。随即决定:给予佘某超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的审理之中。

    丹凤县纪委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镇相关领导分别给予了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该镇纪委对负有直接责任的相关干部给予责令纠错,同时向县民政局发出责令整改监察建议书。

    “媳妇闹得不成就给吃了个低保”

    丹凤县低保整治活动,让棣花镇巩家湾村原村干部贾某某意识到“自己媳妇吃的那一份低保看来是保不住了”。贾某某承认,自己妻子已经“吃”了两个季度的低保,但名字挂在别人的名下。

    贾某某告诉记者,作为时任干部自己清楚这是违反规定的,但媳妇为这个事情闹得不成,就硬着头皮办理了。在贾某某看来,让妻子享受一份低保是因为自己家里确实有困难。贾妻拿出诊断证明告诉记者,自己癌症手术后身体就一直缓不起来,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有一个女儿在外打工,收入刚够自己开销,而其丈夫一直有病,现在仍在吃药。

    贾某某向记者坦言:自己明白干部的一举一动都被群众盯着看,所以妻子说了多次“别人吃得,你做个村干部我就不能吃低保”,他开始没答应,最后还是妥协了。“一个季度就是500多元钱。其实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还不够她的药钱。算是救救急吧。”

    对于贾某某让妻子吃低保的事情,该村群众颇有微词:他家住着两层楼房,还有小车。他家要是可怜,我们的日子算什么?对此贾某某答复记者道,房子是多年前盖的,自己当时困顿到骑摩托为赚20元拉客钱的地步。小车是儿子名下的。虽然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院房内,但早几年就和儿子分家,各自独立成户了。何况儿子、儿媳目前赋闲在家没有收入。
 

    有人不想要有人往进挤

    “我妈吃的低保不是早都让取消了吗?”9月12日面对记者的质疑,丹凤县一位干部颇为不解地回答。此前,村干部承认,这位领导干部的母亲享受低保已经多年了,眼下还在领取。

    “让我妈吃低保这不是明摆着笑话我们三兄弟吗?前两年我知道这个事情后,告诉他们赶紧去掉。”这位干部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自己父亲早年去世。母亲的户籍和三弟在一起。三弟虽是农业户籍,但三弟媳是非农业户籍。夫妻两人常年在外地生活。自己和两个弟弟商议让母亲一直和在家务农的二弟一家生活。因为母亲和二弟媳妇有隔阂,这么多年都在两个闺女家里帮着带孩子。

    “这么多年我们兄弟几个都不定期地给母亲零花钱,根本不存在让老母亲需要低保这种地步。”这位干部电话向其二弟核实后答复记者,“母亲已经早都不领低保了。二弟一家四口,也只有一个低保名额。”

    在记者采访时,巩家湾村一位老人到村干部家质问:“这么多年我一直领低保,你为啥把我的名额去掉了?我领国家的钱又没拿你家一分,你卡住我为什么?”

    村干部向记者解释说,这位老人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的日子过得都可以,按规定是不能申领低保的。至于如何通过低保申请的,那是上一届干部手里经过的事情,他接任了就只能延续。如果敢把哪个人的名额去掉,他全家人都不答应,上门吵骂,四处告状。

    “按说我看不上低保那几十元钱,就是想赌一口气。你干部家属、关系户能吃,我怎么就吃不得?”一位原村民小组长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名单,指着上面的名字说:“仔细查一下,这些人许多都过得比我好。我曾经向村干部提出低保要求,人家嘴上答应,就是不给我办。我撂下话说要揭发上告,很快这个事情就成了。前一段时间我的低保又停了,说县上正在调查。”

    “有些低保真相只能是一个谜团”

    刚过60岁的村民贾某对记者说,自己儿子自小精神就不正常,这么多年一直在看病,且智力只有七八岁的水平,根本就没有劳动能力,病犯了到处乱跑,必须有个成人在家里看着。“村里有人提醒我给儿子申请个低保。我想我还能干,就张不开嘴。”

    去年年底贾某从四米高的墙上摔了下来,诊断为腰椎骨折,椎管狭窄,手术后还是干不成重活。“这个时候我想,申请个低保,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给村干部口头说了两次,人家说尽力帮忙办,但之后一直没有结果,我看没希望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贾某说他受伤后,家里三口人的经济来源全靠妻子打零工。他拿出两本残疾证,一本是自己的三级伤残证;另一本上面标明30岁出头的儿子精神障碍。“如果没有个经济保障,我们老两口不在了,剩下儿子一个,他怎么活?”

    贾某说自己前一段时间写了一份低保申请递给一个村干部,人家不收。好在同行的镇干部收下了,并安慰他会尽力而为。

    丹凤县的低保整顿,让一些享受不到该项政策的家庭看到了希望,也让一部分人讳莫如深。村民巩某面对记者询问,一直摇手不愿说出实情。经过再三劝说,他才说出母亲和妹妹都是残疾,儿子患病多年,去年出事不在了。按照低保保全家的规定,应该享受一家四口人的,结果村干部提出拿一份出来给村里的一位老人。“我怕不答应自家的低保也黄了,就勉强认了。这么多年我都是在每个季度领到低保款之后,拿出一份给挂在我家名下的那位老人送过去。”

    县民政局一位领导对记者坦言:“即使拿到名单,也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群众考虑自身利益,不愿说或不敢说。在三到四成的抽查中也发现了违规情况,但有些低保真相只能是一个谜团。”

    一名镇干部道出其中玄机:按照低保申请程序,个人或委托村上都可以向乡镇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但是丹凤县基层民政干部短缺,一个乡镇就一名,目前还有八个乡镇没有专职的。按照规定对申请家庭要逐户核对,这样的工作量显然在短期内完成不了,因此会让包村干部分担,甚至直接让村干部代为完成。这样就给群众留下了村干部说了算的印象,也给某些干部造就了弄虚作假和卡群众脖子的机会。

    “这个问题我们切实认识到了。所以这一次低保整顿就先从干部入手。”这名镇干部向记者强调,“低保是应保尽保。虽然核查的工作量很大,但做到真实细致却非常重要。只有让该享受的不落下,不该享受的过不了关,才能让贫困家庭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也让干部群众相信这项政策的阳光与公正。”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