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商洛资讯 > 正文

心系国防好家庭

时间:2014-06-03 10:00:30  来源:陕西村官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部网—商洛新闻网讯:(通讯员:周衍江)军人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又神圣的,然而在军人光环的背后总有一个家庭在默默的支持着,奉献着。与平常百姓家庭相比,军人家庭可能承受着更多的艰辛与苦楚。家住陕西省商南县富水镇洋淇村的李吉国一家为了让儿子安心在外当好兵,自己和家人不管遇到多大难处也坚持扛着、顶着,心甘情愿的把儿子献给部队、献给国家。
    “老李啊,叫娃儿回来吧,该享享福喽。”经常有邻居劝儿子在外当兵的乡镇干部李吉国,这个朴实的汉子总是憨笑着说:“国家需要他呢,他在部队呆一辈子咱都舍得呀,咱可不去拖后腿。”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7208部队“维和之星”李骏父亲的话。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李吉国虽然身份普通,但心系国防、情系国防、支持儿子安心国防····难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秦岭深处一个普通父亲对国家国防事业的支持与奉献。
    李骏是一个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有着深深商山洛水情怀的80后青年,由于受曾在部队当过军人的叔叔的影响,从小便产生了强烈的参军愿望,心里早早萌生了弃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志气。2004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俊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报名应征入了伍,这一刻,李俊儿时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父亲非常支持儿子的决定和选择,打心底里为儿子参军感到高兴。李吉国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骏娃儿,有志青年立志军营,部队是一所大学校,我支持你。人生当兵只有一次机会,希望你呀一定要珍惜,对人生磨练和事业发展大有益处,到了部队要积极学习,多做贡献,家里你就别操心啦,有我和你妈就行了。”就这样儿子远离家乡,踏上了参军入伍的征程,一去就是十多年。
    儿子参军后,李吉国的父亲先后六次因为脑出血住进医院,手术费、治疗费花了10万多元,平时长期积攒下来的治疗医药费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家里的钱不够,李吉国只好开口向亲戚朋友借,平时省吃俭用,一年到头,基本不买什么新衣服,他常说:“笑脏不笑烂”,只要穿干净就好。”为了照顾手术后的父亲,晚上,李吉国住在父亲的房间,只要有点响动,都要起来看看,为父亲抄一抄被子,一晚上常常要起来很多次,早上又顶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去上班,到了与儿子通电话的时候,他却总是说:“家里一切都挺好,你在部队好好干,别操心啦,需要什么你告诉我,我给你办”,在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全家人学会了儿子每次来电话都报喜不报忧,目的就是不让在部队当兵的儿子李骏为家事分心。2011年5月,李骏的爷爷病重不幸病故,当时,李骏正随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执行维和任务,李吉国和家里商量后,没有把这一噩耗告诉李俊,直到他任务完成回国休探亲假带着三等功奖章让爷爷看时,父亲说爷爷已经病故了,李俊当时就泪流满面,悲痛万分····他万万没想到,每次电话上的“全家都好”背后隐藏了多少的辛酸与艰难。
    2013年11 月,李吉国也因多年辛苦操劳,住进了医院,望着病床前含泪的妻子与儿媳的眼神,李吉国明白母女俩的意思,但他还是那句话:“我的事不要告诉给娃了,就说家里都好,让他别操心,我们都不要影响儿子的工作啦。”
    “自古英才出贫家”,家庭的拮据、父亲的用心良苦更加激发了李骏在部队刻苦训练、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李俊也因成绩优秀突出,素质过硬被选拔参加“5.12”汶川抗震救灾、彝良特大泥石流灾害等重大抢险救灾行动,两次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先后荣获“三等功”两次、被授予“联合国一级和平勋章”两次,三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获军事训练标兵。2013年8月还被评为中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维和之星”!巨大荣誉的背后,是一家人默默无闻的付出,坚强的信仰支撑,他们的难得在于无私的奉献,无比的热爱着我们的祖国,热爱着我们的军队。
    其实,只有有千千万万像李吉国一家这样的好军属、好群众,用实际行动支持着祖国的国防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默默地奉献一切,才有我们更加强大的军队和国防,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梦”。(作者系陕西商南县富水镇宣传干事 邮编:726301 电话:15877621887)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