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安康资讯 > 正文

陕西魔芋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产业体系建设仍需优化

时间:2017-11-10 09:34:29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

 

  岚皋县魔芋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上图为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林下魔芋种植基地。

  63岁的农民曹先斌这两天很高兴。

  最近岚皋县的魔芋陆续开挖,鲜魔芋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5.2元,比去年同期高了13%。“过些天不下雨了,魔芋大面积开挖,估计价格还有一高呢!”曹先斌笑着给记者说。

  说到魔芋,大家都知道餐桌上的魔芋豆腐或者魔芋小食品。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是,我国是世界魔芋第一生产大国,魔芋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渝、鄂、陕一带。我省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省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陕南面积最大。而全国魔芋即食食品有60%来自于我省安康市,我省魔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魔芋界的领头羊。

  “金产业”一路向好

  魔芋其貌不扬,看起来像是土疙瘩。但魔芋产业却是个“金产业”。在我省岚皋县,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平均每户超过2亩,魔芋种植户占到全县农户总数的52%。2016年岚皋魔芋实现综合产值7.2亿元,魔芋收入占全县农民收入的25.1%,成为该县农业产业第一增收点。岚皋,已经成为我省魔芋产业的标杆县。

  “钱都让我用在扩大规模上了,现在我的地已经成了聚宝盆了!”10月21日,在安康市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种了15年魔芋的村民曹先斌告诉记者,现在干什么都不如多种些魔芋让他心里踏实。“一斤魔芋十斤粮,十亩魔芋一栋房呢!”他笑着给记者说道,每年收获的时候卖掉商品芋,留下的种芋再扩大规模。从最开始自家的1亩地种起,如今加上流转附近村民的土地,曹先斌的魔芋已经“滚”到了60亩。

  “如果不再扩大规模的话,今年可以挖的40亩魔芋,按亩产1500公斤算,收入也在20万元以上了,这还不算卖种芋的收入。”曹先斌说。

  记者了解到,魔芋制品在市场的走俏,带动了鲜芋收购价格大幅增长,鲜芋每公斤的收购价格已从2006年的0.55元一路上涨至去年的4.6元。

  在我省,随着省委、省政府把魔芋产业化开发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重点项目及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魔芋产业发展一路向好。发展速度、产业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均走在了全国前列,不但实现了以绿色、健康产业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还在陕南精准扶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全省现有魔芋种植面积50余万亩,其中商品芋面积35万亩,种芋面积15万亩,年产商品鲜芋40万吨,亩产值3000元到5000余元,总产值15亿元。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近20家,魔芋出口额每年达1000万美元以上,魔芋产品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商品之一,出口额仅次于苹果,名列农产品出口第二。

  魔芋食品深加工快速发展

  随着魔芋食用、药用和工业用途的不断开发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魔芋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陕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已成为全国魔芋生产的重要种植地区之一,加工企业迅速壮大。

  “魔芋小食品开袋即食,魔芋凉皮直接拌上油料包就能吃,味道很好,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岚皋县明富魔芋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周益斌介绍说,“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正因为迎合了市场需求,这几年魔芋食品深加工发展非常快,我们不断增加生产线,加班加点生产仍然达不到市场需求。毫不夸张地说,目前绝大多数加工企业的魔芋产品都供不应求。”

  仅今年上半年,岚皋县魔芋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企业实现利润900万元以上,税收35万元。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魔芋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岚皋县明富魔芋科技公司已经申报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6008万元,净利润825万元;在镇安县,华兴公司新建魔芋挂面、魔芋葡甘聚糖代餐粉、魔芋素食、魔芋休闲食品等5条农产品生产线,预计经营期年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实现年利润3000万元。

  此外,我省魔芋出口逐年增加,已成为除苹果之外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现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5家,产品主要外销韩国、日本等国,年出口精粉在500吨左右,出口创汇在1000万美元以上。内销国内产品主要是魔芋粉、凝胶食品、保健食品等,其中全国魔芋即食食品有60%来自于安康,著名的有“明珠”“芋天下”“魔仙子”等品牌。

  产业体系建设仍需优化

  尽管我省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魔芋发展的整体状况仍然呈现出分散、小规模的特点。就陕南而言,安康、汉中、商洛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也不均衡,和云南等外省相比,缺乏更高层面的规划和顶层设计。

  “目前,我省魔芋生产技术还处于自然态的农家种,挖大留小的留种方式,作坊式加工等,无不显现着传统农业的影子。”全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百忍说。

  此外,魔芋的软腐病、白绢病无法根治,也是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一大症结。为减少病害,目前我省魔芋栽培主要有大田套种和林下栽培两种模式。大田套种模式采用玉米与魔芋套种、果树与魔芋套种,不但可以利用高秆玉米和果树为下层魔芋起到荫蔽作用,降低土温,同时还能减少或减轻魔芋病虫害的发生,实现高产效果。

  “陕南山区非常适合林下魔芋栽培方式,林下魔芋不与粮食和其他产业争地,能有效利用林下等闲置土地资源,其投入产出比大、经济效益好,非常有利于带动中、高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张百忍介绍,林下栽培是我省首创的栽培方式。“岚皋模式”就是利用槐树下栽培魔芋,由此各地又结合当地林区发展了核桃林、果林、漆树林等不同方式来对抗软腐病和白绢病。

  记者了解到,省农业厅于2013年组建成立了陕西省现代魔芋产业技术体系,聚合全省魔芋科技力量,开展魔芋科技创新与服务,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培训了专业技术人员,为推动魔芋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尽管如此,魔芋产业结构优化,种植、加工企业进行相近资源整合,抗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增强产品开发力度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张百忍说。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