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文化 > 正文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时间:2017-09-29 13:55:08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风从巴山来》剧照



《司马迁》剧照



《锦阳星火》剧照

 
《风从巴山来》在榆上演

“无序中的有序,疯狂中的虔诚,乱舞中的静谧,这是巴山人最原始的祈福形式……”9月27日,大型陕南音乐舞蹈剧《风从巴山来》在榆林市工人文化宫精彩上演。该剧具有浓浓地域风情的音乐和民间小调,既包含古老音乐的符号,又有时代气息的咏叹,多角度展示镇巴民歌元素。

音乐剧分为序《山的图腾》、上篇《山的血脉》、中篇《山的脚印》、下篇《山的脊梁》及尾曲《幸福大巴山》五个部分,演绎巴山四季轮回、节气转换之奥秘,展示镇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演绎巴山万物从生长到丰收、人们从劳作到收获的精神之旅,展示镇巴神奇独特的人文风情和镇巴人们勤劳善良的品质;演绎镇巴山水之间纯美的民风和爱情,展示民俗民情和民族融合之特色;演绎大巴山的进步和变迁,展示文化与文明相契的时代景象。

“大巴山,这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传唱千古的经典陕南民歌,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直默默守护着这片纯净的山水,守护着勤劳乐观的人们。大巴山如同人们心中的精神图腾,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坎坷,只要唱起山歌,世界便会重新变得美好。”该剧总导演宁波告诉记者,希望通过音乐剧的形式,一方面让观众能够认识、了解大巴山,另一方面也想号召观众传承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

观众王飞是在神木工作生活的镇巴人,听说家乡的音乐剧要在这里表演,他专门从神木跑来支持。“特别骄傲,剧中的收谷子、做腊肉、喝酒等场景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家乡,恨不得立马就回家。”王飞激动地说。第一次接触陕南音乐剧的市民王海霞看完后直呼过瘾,她说,《风从巴山来》这个剧舞蹈美、音乐妙,而且通过音乐剧让她了解了陕南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态,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去陕南、去大巴山看看。
 
秦腔历史大剧 《司马迁》在神木精彩上演
 
9月27日晚,由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打造的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师生活动中心演出。
 
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由廷祸、抉择、家难、归乡、论道、应诏、廷辩等七场组成,讲述了司马迁面对挫折、面对梦想、面对生死抉择,一生奋力挣扎和忍辱负重的故事。其中,寄情田园的司马迁与宫銮之中的汉武帝神思相遇,进行了一场“王道”与“文道”的激烈交锋与反思。剧本既尊重史实,又运用当代人的审美去重新审视历史,将一个拥有敢于抨击腐朽、不畏权势、忧国忧民、忍辱发奋的司马迁生活化地呈现于舞台上。
 
精彩的演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秦腔历史剧《司马迁》太精彩了!随着剧情的波澜起伏和主人公的大起大落,我也心潮跌宕,尤以几场亲情戏感动得难以自已。”观众刘伟激动地说道。
 
秦腔革命历史剧《锦阳星火》在神木上演

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群共产主义信仰者不忘初心!
 
9月28日,由铜川市选送的秦腔革命历史剧《锦阳星火》在神木上演。该剧以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制造“白色恐怖”,党中央紧急召开“八七”会议,明确提出“党到农村去”“党到军队去”的特殊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以张仲良、杨在泉、陈学鼎等为代表的进步青年,积极参加共产党,秘密成立了耀县第一个党支部,并领导耀县革命群众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振奋人心的革命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敢为人先的杨在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身体力行,让母亲对革命从不理解,到认识理解,再到支持……从而发生的感人故事。
 
本剧以点代面,歌颂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革命青年和伟大母亲,以及为革命奉献的家庭。这正是共产党的基石,也是共产党心系百姓、百姓拥护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