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渭南资讯 > 正文

渭南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区域协作

时间:2018-07-03 09:30:50  来源:陕西村官网  作者:夏红慧 阅读:

  陕西村官网渭南讯:(夏红慧) 7月2日上午,由渭南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倾力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系列访谈”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渭南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宪宗、市工信局技术创新科科长刘景瑜、市政协委员,渭南华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浩参加了发布会。

  今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既是从改革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定,也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的重大部署。此次发布会主要介绍渭南是如何抓住规划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聚集地建设。

  孟宪宗介绍到,渭南工业以“重化工”为主,规上工业中,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等资源型工业行业占比偏高, “十八大”以来,渭南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步伐更加坚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持定力,思变求进、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和壮大新兴产业并重,积极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食品、有色冶金等六大主导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随着关中城市群建设和西咸一体化的推进,大西安经济圈已经形成。西安和渭南地缘相接,近年来,渭南正在加速融入西安经济圈,2013年6月,渭南和西安签约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渭南与西安的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2018年国务院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更使得关中地区组团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渭南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渐降低对能源、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增材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清洁煤化工等产业,正在成为渭南发展的新名片。一批国内、业内领军企业纷纷在渭南设立产业基地。“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开放的胸襟正在让渭南成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高新技术和优质资源要素的聚集地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机遇,聚焦重点合作领域,积极与西安、宝鸡、咸阳的优势产业、企业对接,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共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挖掘工业产业开放合作潜力,探索良好合作机制和共同发展模式,实现关中跨地区产业联动发展。

  孟宪宗、刘景瑜、雷浩就渭南如何抓住规划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聚集地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问:近年来,渭南工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在打造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中,渭南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先决条件?

  孟局长答:建设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是我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工业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发展重点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市场活力有效激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正在实现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合理转变,具备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二是产业体系构建初见成效。三是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四是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问:创新是区域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聚焦点。刘科长,近年来,渭南工业在创新引领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在推进关中平原城市协作创新中有哪些安排?

  刘科长答: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按照省市关于协同创新发展的工作部署,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创新载体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三是产业创新集聚效应逐步彰显。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点合作领域,积极与西安、宝鸡、咸阳的优势产业、企业对接,共同延伸产业链条,在抓好存量工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坚持去产能与产业升级相结合、降成本与提效能相结合、优化存量和做大增量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推进重点项目对接和研发合作,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关中跨地区产业联动发展。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领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活力。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年内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以上。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步伐,充分利用企业工厂开展工艺研究,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建立市内重大项目拉动产业化良性机制,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力争全年组织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20项以上。

  问:雷浩委员,您不但是政协委员,更是工业企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请问在营造工业发展氛围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雷浩委员答:今年是渭南的“营商环境提升年”。事实证明,营商环境越好的地方,我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就越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如何借打造关中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东风,进一步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发力。一是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观众1提问:我想问一下孟局长,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渭南工业怎样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孟局长答:在对待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了“散乱污”清理取缔专项行动,共甄别摸排、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 96户。对我市过剩产能行业实施了限产停产,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先后依法淘汰钢铁、水泥落后产能519万吨;硫酸、合成氨等落后化工产能70万吨;关停拆除落后发电产能57.25万千瓦,为产业升级换代腾出了发展空间。二是加快煤炭去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闭煤矿18处,退出产能1132万吨,争取中央奖补资金1.08亿元,16户去产能企业分流安置职工16100余人。三是开展了以绿色工厂、绿色集成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绿色体系建设,天臣新能源、陕西麦可罗等企业分别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等。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围绕危化企业搬迁等开展工作,来努力实现青山绿水下经济繁荣发展。

  问:我想问一下,作为咱们工信局,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怎样开展工作,来推动渭南重点工业产业与规划区的城市来协作发展?

  孟局长答:关中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机遇,为我们推动区域内“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协作模式提供了必备条件。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点合作领域,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通用航空制造、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等产业,推进关中城市群重点项目对接和研发合作,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关中城市群跨地区产业联动发展。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