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乡土文艺 > 正文

正月走乡村,酒醉农家小院中

时间:2018-03-15 15:20:33  来源:陕西村官网  作者:廖霖 阅读:

  2018戊戌狗年正月初三,岚皋的春雨依然淅淅沥沥,飘飘洒洒,如烟如雾……

  蔺河村这是岚皋县一小村落。进了村,一阵阵酒香便扑鼻而来,萦绕在鼻尖,沁入人的心田……股股酒香飘过小山村。

  映人眼帘的是炊烟袅袅的一幅农家田园风景,扑面而来的酒香牵着我们的脚步走进姑表弟刘少清的家。

  踏进大门,姑表弟和客人正在悠闲地对饮,一张小桌,几碟小菜,还有一壶小甑子“包谷酒”,他们喝得自在,喝得舒心。如同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里言: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这样的酒座,简单而素净,令人喜悦欣然。电炉子反光中表弟满面红光,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味道。

  一到腊月,年味就在岚皋乡村弥漫开来。对于百姓来说,过年堪称一年中最隆重,也最豪华的。每逢过年,远在天涯的家庭成员总是奔驰千里,排除万难,赶回来吃这顿饭,为的是一家团圆,互祝平安,图个吉利。每逢过年,不管多么贫穷的人家,也要把这顿饭弄得体面些,正是合家围坐共庆新春的欢乐时刻。

  山里的正月,回家相聚,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说说家长里短,让浓浓的亲情弥漫在乡村的小屋里。而窗外的淅淅沥沥雨、片片雪花,让品酒的心绪随着悠闲的风儿凝结、停留在树梢屋顶间……一年的疲惫辛酸,都在这缕缕的酒香中扩散在茫茫的旷野里,剩下的只有一份超然的心境和淡然的闲适。

  酒香飘出农家院,醇香醉人农家酒。坐在木桌前,一看三五年,也有十多年未见面的兄弟,那淡淡、浓浓的苦涩、艰辛、喟叹、激越等交织的往事一一地从酒杯中倾泻而出,由此从目光中触摸到了浮世生活中难以抹平的沧桑,从真切朴实的话语中渗入了各自的生命感悟,在额头的印痕中深知无情的时光……酒香四处飘散,如沉重的乡愁,召唤着四方的客家游子,浓烈得无处安放。无论是火炉的温暖还是食物的美味,都不如酒香一般延年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小村的正月是悠闲自在的时节,外出打工的好多人已经回来,每天除了做些鸡毛蒜皮的家务活,更多的时间只是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和“过年之宴”。酒香里的味道到底有什么,也许每个人答案都不一样。

  小孩子在农家小院跑着跳着,放鞭炮……把童年的欢快尽情地挥洒;

  妇女们则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嗑瓜子……把一年来的喜怒哀乐一起分享;

  男人们,则显出一种朴实的粗犷,邀上几个亲戚朋友,炒上几个菜,一壶“包谷酒”,边吃边聊,计划着来年的生计。他们大口地吃着肉,大碗地喝着酒,划拳的吆喝声响彻整个小村。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靓丽的装扮,在他们朴实的言谈中,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新的一年……小小的村子里到处充满了温馨与热闹。这种待客的乡村酒文化延续到今天,已经成为小村最亮丽的一幅风景。农家小院里欢声笑语,浓浓的亲情伴着饭香和酒香。

  男人们这样的喝酒其实与酗酒沾不上边,只是正月一种消遣和娱乐,也是农闲时节的一种放松和享受的方式,更是一种相互联系和保持感情的纽带,所以留在记忆中的,是饭桌上惬意的热闹和融洽,是质朴和自然的豪爽和痛快,因为有了这些,小村正月也就格外温馨和醇厚,发酵在淡淡的岁月里,弥漫在深深的记忆中。

  农家院里那一株株燃烧的腊梅、桃花,是点燃乡村早春的鞭炮。盛装的姑娘,是新年的眉眼。而火红火红的春联,是新年最吉祥的祝福,化作了乡村丰年的音符。

  在农家也能喝出“包谷酒”的醇意来。正如一画作《乡酒杯宽》的场景:画中数人,或坐或卧,随意自由,轻松闲适,或举杯畅饮,或坦胸酣睡,各得其所,全是一片乡人劳作后安逸欣然之状。画里家酒飘香,杯宽人爽,真是令人艳羡不已。

  在院落的一角搭建的棚子,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厨房,简陋,没有城市里那种整洁,姑表弟的小土灶,在岚皋农村很常见,像这样的小土灶大部分都是用黄泥做成。用小土灶做出的饭菜却是最香最有味道的。正月来的亲朋好友都会做一大桌子菜招待,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风俗。

  浓香的香菜,青青的菠菜,酸辣的韭菜,翠嫩的芹菜……充实着人们有色有味的生活。一盘野菜,激活一条条舌头;一碟辣椒,刺激一个个喷嚏;一颗大葱,涨红一张张笑脸;一盅纯酒,豪爽一个个人生;一支香烟,品出的是梦一般的幻想;一杯清茶,品出的是淡淡的清香。炊烟袅袅,是一朵飘逸的白云,袅袅炊烟是载不动的情。

  酒真正的浓香,并非在城市酒店的某个雅座间。有时,它恰恰是从某个农家小院里溢出,溢出……走进乡村的农家,乡情就犹如一壶“包谷酒”———原味天成,回味无穷……是何等的舒畅,何等的醉人心田……

  一九九一年,我曾在蔺河乡(现蔺河镇)参加过三个月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每次来都会发现小村的悄然变化。见到村里的新房渐渐多起来,许多人家烧火做饭用上了液化气、自来水。更是见到了令人惊喜的巨变,几条主要通道打上了水泥路面,装上了照明路灯。许多人家的新房、门房,都是瓷砖贴面,堂皇气派。门前停放着大小货车、轿车。各家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卫星天线,以及无处不在的宽带、光纤和淘宝广告,都宣示着小村也进入了现代化农村行列。

  “村里变化大 ,不比城里差”。姑表弟刘少清笑眯眯地说。是啊!小村不再是旧模样!

  滴翠山水,沃田芳地的蔺河丢一块石子也能开花发芽,插一根枯枝也能蓬勃生长。冬去春来,年年岁岁,每一寸土壤都成就了乡亲们栽种或播撒的希望,哪怕到了秋天,地里能多挖几个红苕,他们也认为是自己用汗水挣回的宝贵财富,并收获在这个季节的门槛里、金秋飘香的屋檐下。如今一条条的公路从此打开了山门,一双双布鞋便顺着这条大道走向山外的阳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这句越过千年的诗意,总是轻轻地、随意地坠落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蔺河的酒香如田地间茬茬的庄稼一样,一年四季总会给人不同的时节气息。吮吸着那甜甜淡淡的洁净之水,咀嚼着红苕洋芋伴着的金米饭,摆在桌上的一碟碟腊肉,慢慢品尝起来,灵魂深处的惬意,似有进入另一个超凡脱俗的美丽世界,或许徜徉古人描绘的仙境之地……

  我走出小院,台头眺望,浓浓酒香在袅袅炊烟的携带下,爬上天空,飘逸开来,弥漫在宁静的山山岭岭之间。村庄在来来去去的季节里,始终保持着酒性一样的蓬勃气息,一种意气风发的激情,让曾经贫穷的村庄,从薄薄的土壤里飞出了新的憧憬和希望。

  又是一个厚实富饶的新年,又是逐梦新时代。喝一杯,村民的贫困因你们的拼搏,摘掉了穷帽子,为家乡争辉添彩而感到自豪;喝一杯,小村因你们志在四方,展示各自的才华,抒写美好的未来而深深地祝福;感到欣慰喝一杯,最后希望你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喝一杯……我们一起走进2018新时代!

  正月走乡村,酒醉农家小院中。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