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乡土文艺 > 正文

关中泥塑,陕西风情

时间:2017-08-21 10:16:47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泥塑,俗称“彩塑”,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神形兼备。它是一种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也是一种民间常见的中国古老传统艺术。泥塑发源于宝鸡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2006年,泥塑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全国各地均有传承。然而,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泥塑却与别的泥塑有所不同,关中泥塑所用材料是关中地区特有的一种天然胶泥——红黏土。此土粘性极强,不需外界支架支撑便可塑形;泥土柔软、易捏、无杂质更能轻松雕刻出人物细微的表情与动作。并且,在塑制过程中手工艺人充分吸收了城乡民间文化与自然造化,尤其在塑造关中特色文化与人物中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凤翔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中国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深为有关专家所瞩目。但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凤翔泥塑艺人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这使得许多传统产品近于灭绝,也使得凤翔泥塑技艺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变异。20世纪60年代前,六营村及周边村有三百多户农家生产泥塑,现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艺人利用农闲时从事泥塑创作与生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陕西省凤翔县的胡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2年、2003年,陕西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胡新民和老艺人胡深合作的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被国家邮政总局邮票设计司确定为生肖邮票主图案;2007年胡新民设计制作的“福寿猪”,再次打动了国家邮政总局的专家,不仅被选为了2007年中国邮政有奖邮资明信片的主图,还再次荣登2007年中国生肖邮票。2007年元月5日,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2007年《丁亥年》特种生肖邮票,在西安举行首发仪式,《丁亥年》特种生肖邮票全套共一枚,面值1.2元。该套邮票的图案为一头戴头巾、披肩,憨态可掬的猪妈妈,用慈祥的目光看着5个孩子。很多人盛传该套邮票图案由我省凤翔县民间艺人胡新民设计制作,其实它出自著名邮票设计家陈绍华先生。
    胡新民认为,要让凤翔泥塑具有品牌竞争力和凝聚力,就应该有生产的标准,也就是从制坯到描线再到彩绘都要有统一的技术要求。为此,他联合六营村多家泥塑生产户,由他统一提供泥塑模具、和制泥坯的配方及各种生产资料,生产户进行统一生产,他负责泥塑的设计和销售。他希望通过这样整合六营村泥塑产业,让凤翔泥塑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