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乡土文艺 > 正文

村长三年任,十万雪花银

时间:2016-07-17 08:32:58  来源:微观陕西  作者:村官 阅读:

Z村又到了每隔3年换届选举的日子,村子里忽然变得异常热闹。大街小巷拉起了横幅,印有候选人的小纸条飘荡在村子各个角落,在外工作的人也应邀从外地赶了回来。年轻人开着候选人给配备的专车,巡逻于各个街道,监视着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年长的人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这一届选举,又能分到什么物件,不时传出嬉笑声。村子里原本互不待见的人家,此时也变得熟络起来,见面问个好,发支烟寒暄几句。整个村子仿佛进入了重大节日,盛况空前。

 

候选人一般不亲自出面,以彰显人气实力。但空头承诺是一定不能少的,随后还要多方筹措资金,买烟买酒,买日用品,安排人手打亲情牌,更要做好情报工作“刺探敌情”随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最新动向。以上种种,均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顺利当选做着相关准备。

 

彼时,候选人的家中俨然已成临时“指挥部”, 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茶水,香烟,臊子面一应俱全,随时供应。本方的妇女们义不容辞的承担着后勤保障工作,大有一副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 而“跑事的人”则实行目标责任制,三班倒轮番上阵针对“中间派”软硬兼施,做最大争取。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铺垫后,终于迎来了选举填票的日子。时间一般选择在某个周末,地点则安排在小学内,原因是填票日产生的大量垃圾,开学后会有学生进行清扫。会场大楼上悬挂着候选人的巨幅照片,显得庄严而隆重,乡镇干部主导,派出所配合特警维持秩序,整个会场戒备森严,如临大敌。

 

在各个分会场,竞选双方均安插了心腹眼线,他们或手拿矿泉水,或手拿口香糖,严阵以待守候在每一个填票室门口,逢人便发。当然,这些小物件的包装上都被印上了候选人的名字。在这期间,自认为得票数会多的一方,还得安排一帮“巡逻队”游离于各分会场,随时监测对方填票是否规范,及防范一些潜在的“威胁”,例如对方自觉大势已去,砸票箱破坏选举等过激行为。

之所以这么大手笔的投入选举,是因为选举是不会赔钱的。据说,隔壁的C村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当选的一方在没有妥善处理好落选一方“投资失败”导致的经济损失前,选举结果公布3月有余,硬是不敢进入办公室正常上班,最后通过中间人协调,双方达成某种“补偿”协议后,当选一方才放心接过了指挥棒。

 

当选后,就该思考如何挽回前期的巨大投入了。套政策,搞工程无疑是首选。卖地,油水大而风险小,且隐蔽性强。坊间流传每每征地时,村子里大小干部都收获颇丰,开发商需要的是地,而代表民声民意的村民代表和村上领导,则掌握着签字、决策权。据称,前些年房地产业如日中天时,小组长的一个签字,一度被明码标价的炒到了几十万元。当然,这些收入只是坊间流传,无从考证。

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运作模式。征地结束后,只公布征地补偿款的40%,其余部分村上截留。这一点开发商是心知肚明的,但考虑到项目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还要仰仗村上这些干部,所以也就懒得吱声了,毕竟只要项目进展顺利,其他的都不重要。

 

截留的补偿款,也不能完全留在村上。上一级主管部门可没有村民那么好糊弄。作为新上任的村长,必须拿出一部分钱去“拜码头”,打通关节,疏通相关与民相关的行政部门。利字开道,起码先在各场合混个脸熟,以后遇见小风小浪的,再不济还有人给自己通个风报个信。

 

而疏通基层的一些办事机构,则是为自己在村子的威望奠定基石。小孩要上学呀,青年结婚要迁户口呀,等一些小事,村长一个电话,你去办事机构,接待你的人脸色都会好看许多。就这样,新村长完成了上任后人脉及威望的原始积累,接下来开发项目,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再也没有村民异议,上一级部门更不会来检查,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安逸。

几年后,任期将满,手头的项目开发也近尾声。下一届象征性报个名,再背后发力,推一个信得过的人,或最起码不会查自己的人上位,然后平安着陆,搬到离村不远新盖小区的房子远离俗世,以后碰上村子里谁家的红白喜事随个大点的份子,遇上村里的贫困户适当施以援手。此后受过接济的人无不感恩戴德,都说这么好的村长,这一届为什么没有选上,真实可惜!如此如此,周而复始。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