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文化 > 正文

面花:食物之外的价值如花绽放

时间:2017-07-19 13:52:13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一位参观者正在用手机拍摄名为《招财枣山》的大型面花

  面花又称糕花、面塑或花馍,起源于汉族民间祭祀活动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的习俗,流行于以面食为主的广大北方地区。经过时光的沉淀和无数双巧手的揉捏,如今的面花不仅是具有民俗特色的食品,作为当地红白喜事、四时八节馈赠亲友的礼品,也是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华食文化的承载体,释放出新的价值。

  卖的不是食物,而是文化

  去年9月,陕西渭南澄城县农家汉子惠相楼把自己亲手做的10个面花送上飞往加拿大的飞机,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笔“洋订单”,收入4800元。在惊喜“白菜卖出了肉价”之余,他也深刻意识到面花这一浓缩着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艺术食品”的价值和市场前景,并为“匣子比珍珠贵”而感叹——4800块钱面花的一次性包装运输成本竟然高达9000多元。

  在那之后,惠相楼意识到,卖面花卖的不再是食物口感,而是文化;要想做行业领先者,得在造型和寓意上多下功夫,必须把握业界最新动向。

  今年3月初,惠相楼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手艺人创办了澄城县红云花馍农民专业合作社。6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他又带着作品到陕西华阴市参加了黄河金三角面花邀请赛。邀请赛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山西临汾、运城,陕西韩城、渭南和河南三门峡三省五市选送了36组700余件面花作品参赛,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你们合阳人的手咋这么能呢!”一位老太太猫着腰在一件插花寿桃作品前边看边赞叹。这件面花作品由鹤发童颜的两个老寿星,寿桃、四季花卉、仙鹤等象征长寿的动植物,以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8个字组成。据作品的主人、民间艺人曹芳侠介绍,在合阳,插花寿桃可谓民间为老人祝寿的最高礼仪,是寿筵上的热销品。此外,闻喜花馍(山西)省级传承人董巧兰创作的“老虎”“狮子”,面塑花馍(山西)省级传承人赵锐的真人面花塑像等,也都引来一片赞叹声。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渭南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师波拿着一件有暗花图案的作品兴奋地说,这种创新而又复古的暗花技艺是本次邀请赛上的新发现,它能在保留面花食用功能的同时提升其审美性。

  “卖不?”“卖。”“多少钱?”“20一个。”这是屡屡发生在面花作品《十二生肖喜庆端午》之前的对话。与一般摆在案桌上的大型面花不同,《十二生肖喜庆端午》是一组用绳子吊起来的,仅手掌般大小,萌态十足的鼠、牛、虎、兔等造型的面花,吸引了不少购买者。据其创作者渭北面花(陕西)省级传承人、70岁的行俊肖老人介绍,这种特别而便携的面花作品是她两年前为当地处女泉景区而做的新品类。“以前,我们当地的花馍主要是节日用馍和庆典用馍两大类,现在又多了旅游纪念品用馍这第三类。”行俊肖自豪地说。

  面花手艺是块宝,非遗联动效果好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修建桥表示,面花制作需要从当地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创作灵感,浓缩当地特色,因此,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审美趣味的作品,才是面花中的优等品。作为常年与非遗打交道的文化工作者,修建桥为此次邀请赛中的一个发现感到高兴——好几个选手是代表某某公司来参赛参展的。在他看来,这是面花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的成果,是民间技艺传承发展形式的新常态。

  “我一个人做面花,一年收入有5万多元。”行俊肖觉得手艺是块宝,常年在家免费“传宝”。让行俊肖备感欣慰并让当地父老乡亲竖大拇指的是,在她的“传承班”弟子中,已经有20多位在当地开起了馍店,把手艺变成了致富的金饭碗。

  惠相楼也是半路出家做面花的。之前,他一度为他的媳妇、被誉为“面花能手”的澄城面花(陕西)省级传承人申红云的痴迷面花而担忧,认为这个买卖是“鸡蛋壳发面,没啥发头”。但从2014年开始,惠相楼明确感受到面花业的勃发生机。“做面花不再是受亲友相托行个人情,越来越多的陌生人通过各种渠道在下单,70%的面花都销往外地。”惠相楼高兴地说,他的一对“龙凤老虎”已从3年前的五六百元卖到了如今的2000多元。“除婚丧嫁娶、过节这类传统民俗之需外,面花作为代表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的艺术作品,近些年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卖上了价。”

  惠相楼希望他的专业合作社能在集合力量开发新品的同时,与更多业内人士携手,攻克面花产业的发展瓶颈,比如在造型设计上如何更好地与当代审美需求对接,如何让大型面花实现包装运输的低成本和低破损率等。针对不少面花作品脱离可食用的现状,有业内人士建议,应从杜绝使用工业颜料入手,通过使用植物颜料或进行更质朴、素雅的设计,保留面花作为食物的吸引力。

  “促进传统文化交流,须加强区域联动。”陕西省艺术馆馆长、陕西省非遗中心主任洪济龙表示,黄河金三角面花邀请赛不但是三省五市就同一项目的一次非遗联动,更是各地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单位落实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于2017年3月联合下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一次具体实践,是通过组织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发扬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努力推进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