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三年绿化行动 城乡披绿色 群众得幸福
初春时节,走进渭南城乡,从市区到公路沿线,从平原农田到山地丘陵,放眼望去新绿处处,荒山遁迹,在一抹抹绿色簇拥下,秦东大地生机盎然。
从去年开始,渭南市实施“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到目前为止,累计造林72.2万亩,占到三年150万亩造林任务的近一半,一大批交通道路、河流沿岸、城镇村庄、荒山荒沟披上了绿被。以绿为底色,渭南正在实现“绿色崛起”,越来越多的渭南人享受到绿色发展成果,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
渭南市目前森林覆盖率在25%左右,远远低于全省43.06%的森林覆盖率。长期以来,森林规模偏小、林木资源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依然缺林少绿、生态承载力不高是渭南生态发展的短板。到目前,全市还有近百万亩宜林荒山、荒地、沙地尚未得到有效绿化。
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渭南市178个单位3000余人在临渭区阎村镇的荒山上种下了6000余株油松。今年春季以来,渭南市发动群众以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河流沿岸、城镇村庄和荒山荒坡等区域为重点,抢抓时机掀起春季造林绿化高潮,全市完成造林绿化8.3万亩,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人数达73.7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149.6万株。
一手政府推动,一手社会参与。渭南市在造林三年行动吸引社会力量投资,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中扩大核桃、花椒、柿子、红枣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面积,积极建设油用牡丹和林木种苗基地,发挥项目资金扶持作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等生态旅游。到目前,渭南新建干杂果经济林19.29万亩,培育林木育苗2.64万亩,实现林业产业产值45.66亿元。
三年绿化行动新造的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屏障,也是当地群众的“绿色银行”。
渭南市把脱贫攻坚纳入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了《林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结合年度林业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安排生态建设项目,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免费提供苗木、技术,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认真落实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保险等惠民政策,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培训,深入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林业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到目前,渭南市向贫困县下达造林绿化资金7282万元,向贫困户发放退耕还林补助865万元、生态效益补偿金383万元、林业产业扶持资金1066万元,争取生态护林员专项资金680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聘用生态护林员898人,为贫困人员开展技术培训50场(次),培训人员1万余人。
(责任编辑:村官)
- ·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 · 渭南经开区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渭南市华州区美丽渭南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开创年轻干部培养 新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人才“点燃”基层
- · 蒲城洛滨镇:“学习强国”平台“走进”
- · 渭南市临渭消防:组织开展全区消防控制
- · 政务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 ·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党员干部群众热议中
- ·第三届“渭南好青年”评选活动启动
- ·中联重科渭南分公司:启动春季大生产劳动
- ·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学习强国”学习之
- ·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荣获第八届陕西
- ·医养结合 情暖夕阳——专访王海军
- ·渭南高新区市政工程管理处——用汗水“刷
- ·金融扶贫“贷”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