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小娟:“正”带我渐入太极妙境

本文作者穆小娟
太极拳非常讲求“正”。王宗岳拳论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陈鑫曰,“身必端正为本,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陈式太极拳前辈陈长兴公更被人称作“牌位先生”,我的老师吴颖锋先生著文强调“正松是练好太极拳的筑基法门”。
那么到底什么是“正”呢?吴颖锋老师在论文里描述:要“正”,最关键的是躯干部位,陈式太极拳对躯干部位的要求是:含胸塌腰、尾闾中正、腰脊自命门处分界,构成上下相拉之处。另一种解释是:以头顶百会穴与裆内会阴穴要始终保持着垂直线,即所谓“上下一条线”。
“正”的好处(作用)在哪里,本人的习拳体会是:
一、在身法“正”的前提下可以让人体骨骼处于合理的位置,组成最合理的结构,保持气血畅通,呼吸平稳,坚持习练很快能体会到周身舒畅,微循环加速,肌肉放松,再加之心意放松,就能“中正安舒、不偏不倚”。
二、在身法“正”的前提下可以体会腰部命门穴及侧腰的放松,拳论有“松腰养气”一说,可以培补元气,让丹田部位充实,运动平稳,身弓形成。
三、在身法“正”的前提下,不管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始终保持躯干部位的中正,才能体会到运动中的对拉拔长,久习之能“八面支撑”,从内到外形成力摧不倒之势。
四、在身法“正”的前提下,为进一步练习“气顺脊而上”形成周天循环打下良好基础。
五、在身法“正”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稍”节节贯穿时的阻力,比如劲力在起始时有100斤,身法中正就可以发至梢节时达到七八十斤甚至更多。
所以,只有形正才能气顺、血顺,从而达到力顺。
太极拳又是久负盛名的传统文化,太极拳“中正安舒”的拳理体现了儒家修行的法宝之一“中庸之道”也称君子之道,它指导人们说话、办事要适中、适度,尽力做到“恰如其分”、“刚刚好”的状态,从而可以避免激进逞强或者消极自卑的两个极端,通过长期习练太极拳,严格按照“中正安舒”的拳理,可以让人始终保持身正不阿、心平气和、浩然正气存于胸的形态,有助于心里和精神方面的健康。

本文作者穆小娟
【作者简介】:穆小娟,陕西泾阳人,师从吴颖锋老师,是吴颖锋老师递帖弟子。中国武术六段,多次参加太极拳大赛获优异成绩。现任同一太极三原太极苑主教练,同一太极泾阳辅导站站长。
(责任编辑:村官)
- ·陕西安康的龙舟习俗
- ·男子购往返机票比两个单程贵 质疑美团“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受阴雨影响 未来3天
- ·家长晒全家官职求老师照顾孩子?教育部门
- ·重大发现!辽宁大连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舰
- ·陕西人的福利来了!陕西户籍可享创业担保
- ·秋高气爽!未来三天陕西无降水但云多 赏
- ·白鹿原·白鹿仓等陕西两景区被批准为国家
- ·高铁“霸座女”处理结果:处罚200元 180
- ·秦岭保卫战正在持续打响 哪些法律法规为
- ·旬邑至凤翔、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通过初步
- ·月饼邮寄携带进出境有限制 德国法国禁入
- ·一盒中秋月饼可能有几个保质期 吃的时候
- ·六旬老人19天骑行2325公里 只身从辽宁抵
- ·国庆假期这些高速路施工 严重超负荷时将
- ·西安进入气象意义上秋天 今明最低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