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农产品是高质量还是高价格?
近年来,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到农药残留,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市民在选择食品时也就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所以有机、绿色、无公害等高端便倍受青睐。那么这些冠以“有机、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是不是就一定安全呢?
那么这些被冠以“有机、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凭什么这么贵呢?又是谁在消费?质量靠得住吗?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现状】“高端”农产品悄然普及
位于千峰南路的某大型超市内,记者在蔬菜专区的一个货架上看到,摆放整齐的精选蔬菜,明码标价,是普通菜价的3到4倍。如豆角每斤4.5元、西红柿4.4元、青椒20元等。据店内的销售人员介绍,精选菜也被称为净菜,精选菜在节假日期间的销售量明显高于平日,精选菜的外包装上都贴有一个追溯标签,消费者可自行通过这个标签,从超市的农产品追溯机上追溯到它的配送机构以及相应的产地。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通过这盒菜的追溯标签找到了它的生产商太原市某农产品有限公司。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从分类到选择、从清洗到包装,精选菜的淘汰率极高。之所以卖得贵,是因为无论从品相还是外观上都要比普通菜好,这样的菜他们每天要配送两到三千斤。
据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不仅仅是为超市供货,省城大大小小的菜市场也从他这进货。现在很多市民讲求“绿色”,这就带动了市场的需求,既然市场有需求,价格高点也就理所应当。
一位有机蔬菜销售公司的市场推广员说:“我们的有机蔬菜在太原市一天的配送量约为 400—500斤。一半配送给太原市签约酒店,一半配送给个人会员。个人会员中60%—70%是自家食用,剩余的用作送礼。”
这位市场推广员讲到,在自家食用的消费者里面,绝大多数做生意的有钱人并不认可这种“高端菜”,购买量也很低,而公务员往往是购买“高端菜”的主力军。从年龄段来讲,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买了配送卡后,送给老人或者买给孩子吃。
对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负责人表示,卖得贵,有人买,那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优质优价。
【调查】价格缘何这么高?
据太原市物价局近期统计数据显示,各大超市以西红柿、茄子、黄瓜等为代表的10种普通蔬菜的均价仅1.66元/斤。超市普通鸡蛋的均价为5.05元/斤,按照一斤9个鸡蛋计算,一个鸡蛋也就是0.56元。即使一些超市的土鸡蛋,售价也不过8.6元/斤,因为个头要比普通鸡蛋小,一斤按10个算,每个鸡蛋也不过0.86元。同时,超市散装东北米均价为2.58元/斤。杂粮方面,绿豆7.18元/斤,黄豆4.48元/斤,红小豆8.2元/斤。
也就是说,这些“高端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价格的5倍;一斤“有机”大米够换3.4斤普通大米。高昂的价格使得这些蔬菜和鸡蛋、杂粮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端农产品”。
如果按一个家庭一年消费1000斤蔬菜、200斤鸡蛋计算。那这个家庭每年吃“高端菜”要比吃普通蔬菜多花约5000元,鸡蛋多花2300元。
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距,那“高端菜”究竟有什么贵的道理?
以鸡蛋为例,一家销售配送鸡蛋的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销售的鸡蛋每个上面都有一个无公害标签,而每个标签的下面都有一个16位编码,可以通过农业部的短信平台查询真伪,记者尝试发送短信证实,不到一分钟记者的手机上便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清楚地注明这是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鸡蛋,已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据介绍,这里的鸡蛋都是限时配送的,工作人员会在母鸡产蛋后将当天的日期打在每个鸡蛋上,鸡蛋从产出到配送至消费者家中不会超过7天。而7天是鸡蛋食用的最佳时间段,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鸡蛋的新鲜度。
对此,有农业专家解释,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与其新鲜度有关,存放时间越短,营养价值越高。对于有机蔬菜,由于生产过程过于苛刻,其产量一般只有普通蔬菜的2/3,这还不算因为病虫害和果形不好而铲除的蔬菜数量。此外,由于不施用添加剂,有机蔬菜不易保存,运输途中损耗量也相当大。以西红柿为例,有机西红柿的成本约为普通西红柿的2—3倍;个别品种的单个西红柿,成本可达到3—4元。
【分析】许多“高端菜”不合标准
虽然一部分“高端菜”有其贵的道理,但既然这个行当有利可图,就会有不良商家打着“有机、绿色”的旗号,挂着羊头卖狗肉。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负责人表示,品尝按照有机方式生产出来的西红柿和黄瓜,发现这些蔬菜的口感确实比普通蔬菜要好。像西红柿、黄瓜这样可以生吃的蔬菜,口感较易区别,但更多的有机蔬菜不可能立刻区别出它与普通蔬菜的不同,这是一个慢慢识别的过程。
据太原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虽然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产品都打着有机蔬菜和绿色农产品的旗号在销售,但许多是未经认证和不合规定的。目前,在太原销售的外地认证产品,也有许多是假冒和超期沿用认证标志的。按照规定,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的认证使用期只有3年,超期后需重新申报。由于“有机”产品的标准极其严格,所以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鲜有蔬菜生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太原市一位销售“高端菜”的企业员工向记者讲述了一些内幕:目前,许多生产“高端菜”的企业都是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即销售环节由公司化运作,生产过程由分散的农户按照既定的标准来操作。事实上,生产过程中农作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病虫害,农民舍不得将辛苦种出的蔬菜全部铲除,就会偷偷使用农药灭虫,人工除虫和生物灭虫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而使用化肥、不按照严格程序控制菜地周边环境污染,在许多“有机”蔬菜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是常见的事。
此外,许多打着“有机农产品”旗号的销售企业,自身并没有完善的质检程序。无法在企业内部控制产品的出厂检验关,蔬菜的各种理化指标检测也就无从谈起,质量控制也自然成了纸上谈兵。就算一些企业具备“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标志,也无法保证它们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农产品的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难以监管,实现全流程跟踪更是难上加难。更有外界所不知的是,不少企业的“有机”蔬菜认证是花钱买来的。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目前国内具有“有机蔬菜”认证的机构有10—20家,为了争夺业务,竞争相当激烈,不可避免地导致认证环节的把关不严。
【监管】“高端菜”其实并不多
除了“高端菜、蛋”之外,市场上的有机米、绿色粮油也价格不菲,很多是起步就比肉价贵,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价“菜篮子”,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日常开销。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市场上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端”农产品呢?
从省农业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证分为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三种,根据标准要求来划分,无公害的要求最低,其次是绿色,而有机的要求最高,“三品”的认证都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目前市场上“三品”(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的产品比例,不足全部农产品的6%—7%,总量偏少。而“三品”大多只集中在粮油和鸡蛋两大类,蔬菜水果并没有有机和绿色之分,那么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呢?三者又该如何区分呢?
太原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公害”农产品已经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绿色的要求。“绿色”和“有机”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更高要求而设定的标准。如果是居家食用,购买“无公害食品”就完全可以了,没必要花高价购买所谓的“有机蔬菜”。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冒用或延期使用“三品”标志的企业,农业部门综合执法队在定期市场产品抽查中,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三品”认证产品或夸大宣传的农产品,将予以下架处理,并对涉事企业予以处罚、责令停止使用“三品”标志。
(责任编辑:村官)
- ·陕西远大男病专科医院手术台上向病患加钱
- ·西安地铁3号线广告“吓哭孩子” 工商部门
- ·西安一大学生支付宝被盗还绑定银行卡 结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学生患病 学校将考场
- ·中秋小长假西安增开高铁67列 地铁2号线末
- ·西安集中清理10条公交专用道 严格打击违
- ·43种特殊药品西安各医院咋报销?备案后在
- ·司机注意!西安新设违法鸣笛抓拍设备 鸣
- ·西安一大学生兼职却莫名“被贷款”借款人
- ·西安交警采用巡航系统治理违停蹭停 “蹭
- ·还有这操作?西安一被告庭审时偷偷删除原
- ·西安市纪委驻市旅发委纪检组深入华清宫景
- ·西安西三环千余米辅道被违停车“霸占”
- ·西安北三环南辅道22日将夜间施工 十一前
- ·第30个“全国爱牙日”:西安2万多名7至9
- ·西安一2岁女童头卡入洗漱台立柱缝隙 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