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西安资讯 > 正文

问诊西安道路拥堵 二环设最低限速是倡导快速通行理念

时间:2015-11-23 11:02:25  来源:华商报  作者:村官 阅读:

>>对话人物

刘军,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

>>对话背景

11月17日,西安交警部门召开新闻通报会,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刘军介绍关于当天起调整二环全线道路限速标准的内容,即在对二环全线最高限速70公里/小时不变的情况下,对最左侧两条车道设置最低限速50公里/小时,将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来引导驾驶人去遵守。

对此,有市民反映:这么堵的二环路怎么能达到最低限速要求?达不到最低限速会不会处罚?

带着这些问题,华商报记者昨日对刘军进行了专访。

提速才能提高通行效率

华商报:11月4日,西安交警部门启动冬季缓堵保畅行动。此次对二环道路采取分道设置限速标准的出发点是什么?能否达到缓堵的效果?

刘军:二环路在建设之初的定位是城市骨干环路,主要承担的是跨区远距离交通流的发散和转移。但随着城市进程化加快,汽车保有量增长等因素,二环路交通流量已处于饱和状态。目前我市老城区的道路可挖掘的潜力不大,要解决拥堵问题,只有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车辆对道路资源的占用上下功夫。

调整限速标准,我们的初衷就是在现有道路条件下,希望通过倡导快速通行来提高整个路面上的车辆流动性,倡导大家在道路通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快的时候一定要快速通过,以此来延迟高峰时段的到来,缩短高峰时间。

尤其是对二环全线最左侧两条车道设置最低50公里/小时的新标准,是一种交通管理的新理念,而非具体的能否实现或者是否处罚的问题。

二环应向快速干道转变

华商报:有市民认为拥堵已成为常态,即使设置最低限速也无法缓解拥堵?

刘军:近年来我市机动车高速增长,由于路网布局、新增道路建设不尽完善,车辆通行效率低下,造成我市交通平均车速略低于全国同类型其他城市。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发展的观念。有一些措施之前或许合理,但现在已不适应;或现在合理,但未来某个时间也需要调整。作为我市路网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环路就必须要适应由过去骨干环路向现在快速干道转变的新情况,这既是解决现实交通拥堵问题的要求,也是理念的创新。这么多年,西安交警的每一项具体举措都是立足本职工作进行的,也是经过再三研究论证之后才出台的。

这里有一组数据,2010年的时候,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2014年7月,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而二环道路的变化并不大,说明路网布局改变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来缓解拥堵问题,这也是对二环限速作出调整的根本原因。

慢行车要让出快速车道

华商报:您说了此次限速标准调整是因为交警长期观察发现了一些造成压车现象的问题,这些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分道限速能做出改变吗?

刘军:以香港为例,城市道路并不宽敞,但是车辆通行速度却非常快,而我们的二环最宽处已达到双向十车道,但还是感觉道路不够用,究其原因,除了交通流量逐年增大外,通行效率过低才是症结所在。

经过交警部门的调研,二环上出现压车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一些低速大型车辆或者是车况不好的车辆行驶速度过慢;二是一些新手因为驾驶技术不熟练或者不熟悉路况;再就是一些人开车接打电话、看手机甚至是无故缓慢行驶。这些行为加剧了二环的交通压力。尤其是个别车辆车速过慢引起的有些车频繁变道、频繁穿插,不仅降低了通行效率,也带来了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对二环全线的最低限速标准作出调整,目的是要发挥二环作为快速路体系的最大功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二环路全线的高架桥和辅道加起来单向最少有4条车道,通过调整最低限速标准来倡导一种各取所需、各行其道的交通理念,需要和喜欢快速通行的驾驶人,在前方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选择在最左侧的两条车道来快速通行,只要不超过最高限速都是被允许的。而不喜欢开快车或者说是车况不好、路况不熟悉的驾驶人,可以选择其它车道通行,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各取所需快慢分离。

如果说二环的整体车速提起来了,那么全市的交通通行效率就会得到改善,因此慢行车一定要让出快速车道。让别人,其实也就是让自己。这是一种相互礼让的文明交通理念,倡导大家尽量这样去做。

将全市推广快速通行理念

华商报:交警部门推行这种理念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刘军:个别人觉得设置最低限速缺少了处罚就很难落到实处,而我却认为这是低估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这又回到我们的初衷和理念问题,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者,我们有义务把这种文明、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出去,并且用措施加以辅助。我们将以此次二环设置最低限速为突破口,在全市各条道路深入推广快速通行理念,这不仅需要西安交警的全力以赴,也需要每个市民积极响应,更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施策。

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参与理念,如果在没有深入人心的时候采取处罚措施予以强制执行,只会带来抵触情绪,我们当前或者说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两三年,也可能是五六年,需要让这种快速通行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人们去感受它带来的变化,从而去影响人们形成良好的驾驶通行习惯,这才是我们出台这项措施的最终目的。当然,最低限速的前提是道路顺畅,不是说已经出现拥堵了,还必须做到,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就像高速公路也有最低60公里/小时的限速要求,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高速公路也存在行驶缓慢,堵车的现象。虽然这时车辆时速低于60公路/小时,但这并不属于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并不会进行处罚。

到了一定的时候市民的习惯已经形成,如果还有个别驾驶人出现缓慢通行的情况,我们将依法履行职权,会对个别极少数违反规定者进行纠正。

期待市民的帮助和配合

华商报:您多次提到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离不开每一个人,那么这种安全文明快速通行的交通理念需要市民怎样参与?

刘军:城市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可能道路还没有改变,但是道路上的通行者已经增加了许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这些变化,然后革新我们的观念,所以对于交通管理来说,观念落后比硬件设施落后更可怕。

城市道路交通,每一位市民都是参与者,我们期待市民奉献他们的智慧,帮助和配合我们共同为西安缓堵保畅。(记者 李小博)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