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西安资讯 > 正文

垃圾围田园污水映新房 临潼村民打渗井排污难监管

时间:2014-11-18 08:45:13  来源:三秦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部网—西安新闻网讯: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倒成了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痛点”。甚至有些地方还编成了段子:“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这样一来,如果污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即使路面硬化了,路边美化了,门前绿化了,也难言美丽。

  事实上,随着现代化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加,而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没有完整的生活污水管网,无法与污水处理厂连接。相关调查表明,我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3亿多吨,那么,刷碗水、洗脸水、洗衣水、冲厕水……这些污水、脏水咋处理?饮水安全怎么保障?连日来,记者在西安周边农村调查采访中发现,不少农户为了方便,在家里打渗水井,生活的污水就直接排到渗水井里,导致浅层地下水遭到污染,水质明显变差。于是,“喝桶装水”成了无奈的选择。

  “污染了的水,已经喝不成了”

  在农村,刷碗水、洗脸水、洗衣水……污水、脏水咋处理?“过去的做法是全部倒向街道,结果是,村街道里污水横流,泥泞不堪。如今,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一些人‘自作聪明’,在自家院子里打一口渗水井,把生活污水及厕所水直接排到地下,表面干净了,可地下水遭到了污染。”11月13日,记者在西安市临潼区西泉街办椿树村采访时,当地村民反映,这排污水的渗井有的四五米深,有的十几米深,直接到了沙层,有些人为了省事,把家里不用的三五十米的深水井改造成渗水井,这种渗水井对地下水源的污染比较严重,“污染了的水,已经喝不成了”。

  “前几年我还是用村子里的自来水,但后来老是觉得有点腥味,水垢特别大,就改用了桶装水。”村民老刘亲身经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农村生活污水带来的切肤之痛。“上个世纪70年代,村子哪有生活污水?村民连洗碗水都不舍得倒,要拿去田里当肥料。”老刘说,当时椿树村是纯农业的村落,家家都要用很多肥料上田,粪便都要挑到田里。如今,经济迅速崛起,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少,市场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肥料,种田都有专用肥料。把粪便收起来当肥料的人越来越少,而且随着经济好起来,洗发水、润肤露等各种名目的洗涤用品进入家庭,农村生活污水比过去多了很多。

  “现在农村的井水不能直接喝,(污染)严重时就连絮状的悬浮物都能看见,即使烧开了都不放心。”33岁的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办潘罗村民小谢说,这几年村子周围小型加工厂越来越多,工厂和居民生活区混杂分布。一些工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有的根本就没有,直接挖渗坑或打渗井偷偷进行排污。记者在潘罗村旁的西韩公路沿线看到,的确有不少钢铁冶炼厂、翻砂厂。当地村民抱怨喝水难,喝干净水更难。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现在农村的饮用水没有以前干净了。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相比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较为完善而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公开资料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由此造成农村河流普遍遭到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甚至有的浅层地下水已经遭到污染,不能取用。

  村民打渗井排污环保部门难监管

  “村民私自打渗井排污,这样的投诉我们以前也接到过,像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和乡镇街道办取得联系,让他们出面协调处理,毕竟他们对情况更熟悉。村子里的人在自家打渗井排污,这事确实难监管。”11月17日,临潼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于农村污水排放问题,这两年从市上到区上都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农村环境“连片治理”,临潼区已经在相桥、铁炉等地建立了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垃圾围田园,污水映新房”,说起富裕之后的环境之忧,村民如此自我调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陕西省环保系统受理的信访投诉案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农村。陕西农村地区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86亿吨。而大多数村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加上大多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有机废水直接排放,导致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污染。来自省环保厅的权威消息称,除了生活污水,现在排放的生活垃圾组成也越来越杂乱,塑料袋、电池、家电等污染成分非常复杂,各种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形象的说就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这样一来,如果污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即使路面硬化了,路边美化了,门前绿化了,乡村也难言美丽。


  “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水中基本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不排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针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表示,对于我国大部分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处理不易集中收集的地区而言,适合采用污水分散处理模式。“不能把农村环境整治设施建设作为面子工程来对待。”陈吕军表示,农村污水的治理,不仅要看地上,更要看地下,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首要问题是管网的建设。有数据显示,2014年1月—5月农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约45个,累计铺设管网500公里,总投资约1.1亿元,约占期间污水处理总投资的34%。

  喝干净水成了“火烧眉毛”的事

  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厨卫设施在农村应用越来越广,同时人们不再利用粪尿等作肥料,不仅生活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大,并且污染物浓度明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已成全国水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前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家里窗户都不敢打开!”灞桥区新合街办的村民老徐说,以前,大家都把厨房污水、洗涤用水随地倾倒,每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远远就能闻到淤积地带的恶臭味,村民们每当经过这些地段时都得捂住鼻子。另外,虽说自家有小型化粪池,但始终解决不了污水下渗等问题。尤其是现在,一些人打渗井排污,更是直接污染了地下水。

  “早在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上,住建部村镇建设司相关领导就曾介绍道,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7%,但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只有8%。

  ”长期从事环保公益宣传的网友“向往蓝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打渗水井排放生活污水,表面上来看,这是人们没有环保意识的表现。为了生活的便捷,人们往往不会考虑到自己此举也许会污染环境,即使意识到会污染环境,但大环境如此,趋使每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环境有害的事情。其实,更深层次的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人们就会自己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一方面加强宣传环保的力度,使得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应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公共设施建设先行于人的需求。

  与解决污水排放一样“火烧眉毛”的还有农村饮水安全。“截至11月1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投资281亿元,投资完成率79.2%,共建成2.69万处集中式供水和4.19万处分散式供水工程,已解决4053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近日,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针对下一步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工作,周学文表示,水利部将继续督促各地倒排工期、节点控制、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确保今年再解决6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延伸阅读

  唐朝渗井排污导致都城长安衰落

  “其实,把污水注入井下的做法并不新鲜,唐朝都城长安就曾利用渗井来排污。此举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正是渗井加剧了长安城的地下水污染,导致它在唐朝以后再也不能成为都城。”资深时事评论员、文化学者王猛说,在人们印象中,今天的西安也许有点缺水,可是唐朝初年的长安城,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人们在地上打个井就能吃水了。井水不光能满足人们的饮用,居民们洗衣洗澡的生活用水也能保障。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长安城的地下水开始受到污染,到了唐朝末年,整个长安城的地下水几乎都不能饮用了。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污水排水不畅。当年隋朝的建筑大师宇文恺在建都时各方面都考虑的比较周全,唯独对排水系统不够重视。当人们发现污染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修个渠把污水引到西北方向的城外,原因何在?长安城东南高,西北低,这样最省事。悲催的是,皇家园林正在城市正北方向,所占面积较大,排污的臭水沟无论如何也不能从这里经过。虽说城内还有几条河道,但都太小了,雨势大的时候泄洪能力有限,还有可能会引来水灾。被逼无奈的首都管理部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挖渗井,用专门的排水沟连接后将污水都引进去。1982年西北大学在建食堂时发现两口渗井,此地在唐朝时就是著名的温国寺。不光在寺庙角落,当时的人们在长安城各个地方都挖了很多渗井,在居民小区,在街道十字路口,在皇宫之外,到处都有渗井的影子,数量一点也不比饮用水井少。

  从表面上看,渗井确实解决了人们的排污之困,可这样的做法也为未来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唐朝长安城的地下水位很浅,渗井很容易造成对地下水的

污染,给后来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到了唐末,长安的地下水基本上都不能饮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唐朝以后的各朝各代都不敢再把都城设在长安。北宋年间,还有个知府陈尧咨抱怨长安“井泉大半咸苦,民居不能食”。如今,西安还有个地名叫“甜水井”,仿佛是在纪念那个没有被渗井污染的时代。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