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正文

2018年起每年农历秋分被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时间:2018-06-22 09:58:41  来源:华商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查询发现,第一届的日期为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恰逢中秋假期。

  >>释疑

  1.为什么要设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他说,“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韩长赋说,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2.为什么把秋分设为丰收节?

  不同作物收获期各不相同,为什么把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韩长赋表示,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基于这几点考虑: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国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畲(shē)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3.农民丰收节开展哪些活动?

  “中国农民丰收节”怎么过?韩长赋说,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纷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

  他说,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同时,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所以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

  韩长赋还强调,“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农民的节日,也向其他社会群体开放,将通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活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办成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

  4.粮食歉收了还办丰收节吗?

  针对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潘显政回答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尤其是通过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这是农业的基本面。

  他也同时表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部分地区、部分时候可能会出现减产或歉收情况。

  “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国幅员辽阔,局部减产并不代表全国情况。”潘显政说,“如果某些地方歉收,更要激发、振奋农民的精神夺丰收,在其他方面以丰补歉。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既可以提振信心,又可以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 综合新华社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