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正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千架无人机炫舞城墙 神秘鎏金铜蚕真身揭秘

时间:2018-05-03 10:26:47  来源:华商网  作者:村官 阅读:
汉唐网 微博.jpg

  “春舞大西安”西安城墙千架无人机光影盛典,5月1日晚20:30在西安城墙永宁门前举行。光影飨宴,这场梦幻大秀里的西安再次艳惊世界。

  1374架无人机腾空翱翔,在西安城墙南门段上空通过灯光的不断变化,摆出具有中国元素、陕西文化及西安特色的经典造型,如西安城墙、丝绸之路、大雁塔等图案。这些都已成为西安人对外展示的一种符号,也在不断见证这座城市动态变化。

  出现在“1374”“51”“四十周年”“西安最中国”等多个画面右侧的鎏金铜蚕一飞而火。它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南朝《述异记》中记载吴王阖闾夫人墓中发现“金蚕玉燕千余双”;北宋《太平御览》中也提到秦始皇陵里“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而这些史传笔记中所提到的“金蚕”究竟长什么样子,一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才算有了实物佐证。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专题片中的“鎏金铜蚕”_副本.jpg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专题片中的“鎏金铜蚕”

  沙坑里淘出的珍贵文物

  1984年,陕西石泉县一个农民在河水中淘金时,淘到一条金光灿灿的蚕,周围伴有五铢钱若干。这只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昂首吐丝或眠状,体态逼真。经专家鉴定为汉代鎏金铜蚕,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

  鎏金铜蚕体现着中国先辈的智慧。鎏金是一种给金属表面涂金的加工工艺,这一技术在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成熟,在汉代使用普遍。

黑蝙蝠航拍中队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黑蝙蝠航拍中队

  “鎏金铜蚕”的丝路记忆

  鎏金铜蚕的发现,说明汉代陕西汉中地区的养蚕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有学者推测,鎏金铜蚕可能是汉代养蚕活动中进行相关仪式时使用的器物,而养蚕仪式的出现说明当时养蚕活动不仅颇具规模,而且已经具备了比较严格的流程和规制。这件小巧的器物可以说是汉代丝绸业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象征和实物见证,历经两千年风雨,仍带给我们关于丝绸之路的种种珍贵历史信息。

  作为和平使者,神奇的蚕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4世纪,希腊文献中第一次将中国叫做“赛里斯”(Seres),意即“蚕丝之国”,而那时中国丝绸已传入欧洲很长时间。

  从“春蚕到死丝方尽”到“辛勤得茧不盈筐”,小小春蚕食叶而吐丝,丝尽而化蛹成蛾,这一唯美伤感的意象也使蚕一直为古今诗人们所吟诵。

黑蝙蝠航拍中队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黑蝙蝠航拍中队

 

黑蝙蝠航拍中队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黑蝙蝠航拍中队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