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正文

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时间:2018-04-26 17:12:42  来源:陕西村官网  作者:吴咲呓 阅读: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互联网要发挥干部走群众路线、为群众排忧解难、接受人民监督三项新功能:“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他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

  这是极接地气的一句话,也是意蕴深远的一句话。因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72亿,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已有7亿多网民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时代背景之下,线上解民情、线下惠民生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平台。既然互联网业已成为普罗大众工作生活的第一空间和精神家园,那么,也就应该同步成为干群互动的必经之路。会上网、勤上网,不仅是当代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时代领导干部不可缺席的为官之道。

  有的干部借口工作忙避网不见,甚至从内心蔑视网民,认为网民意见不过是愤青们的情绪化表达。不可否认,当前的网络生态并不十分健康,戾气横行者有之,撒泼辱骂者有之,无端中伤者有之,恶意误导者有之,但是这绝不可能成为各级干部忽略7亿网民诉求,与网民生活在两个不同空间的理由。而且,越是这样,各级领导干部们才越应该熟知网络生态,与网民共建风清气正的、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先后有100多位省级主要领导干部、1000多位地市级一把手、2800多位县级领导干部与网民交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网为镜,可以束言行。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干部在网民心中形象如何,触网便知。据人民网调查显示,90%的网民关注网络监督,99%的网民会选择曝光社会不良现象,而75%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都是由于政府部门回应不及时造成的。

  事实的确如此,在发挥监督作用方面,互联网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基本具备了“人人都有话语权、个个都是监督者”的功能。虽然大量虚假信息掺杂其中,但是恰恰因为这种隐蔽性,才使得互联网言论往往代表着网民最直接的感情、最真实的心声和最坦率的评价。因此,新时代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察民情、知民意,多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运用网络“汇民智、分民忧、解民难”,用网络搭建起一座党群干群良性沟通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高速公路”,从而走好新时代的“网上群众路线”。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