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正文

新丝路杂志专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吴克敬

时间:2017-10-14 20:03:42  来源:陕西村官网  作者:张言伟 王静芳 阅读:
      
      10月14日,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主席吴克敬接受了《新丝路》杂志记者的专访。采访中,吴主席畅谈了自己从小对文学和书法的热爱,创作过程中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作家协会工作中所做的努力。
      吴克敬,1954年生,陕西扶风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历任《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副主编。2010年当选为西安市作协主席。其文学成就卓著,曾荣获2007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庄重文学奖。其中篇小说《状元羊》、《手铐上的蓝花花》,作品集《渭河五女》《青铜散》等诸多作品在文坛上都产生巨大影响,赢得很多文学人士的称赞。
      在谈到作品的创作过程时,吴主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侃侃而谈。年少时的他,正值文革时期,社会的动荡给家庭带来沉重压力,是文学阅读一次次把他从失望和绝望中拉出来。对于文学的魅力,吴主席认为,文学是使人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是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是人类灵魂的“抚慰剂”。生活中有文学的陪伴,人的心灵才会更清澈、精神才会更丰富。
      作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在推动文学发展上,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首先是资金扶持。近年省作协启动2500万元,对50岁以下100名的优秀文学创作者进行扶持,帮助他们发表或展出作品。其次是巡回讲座。作协每年会在全国各地组织演讲活动,激励青年对文学的热爱和积极创作的热情。最后是言传身教。通过在高校兼职等方式,面对面地与青年学生交流,为他们启发智慧和指导方向。吴主席认为,只有充分得尊重人才、尊重才华,才能不断推动文学的进步,才能真正繁荣中国的文学事业。
      最后,吴主席在对青少年文学素养的提高方面,浅谈了一些建议。他认为,文学素养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这就离不开对大量文学著作的阅读。现代教育对文学的忽视是造成学生文学素养下降的原因之一。一度“重理不重文”的观念导致文学创作的断层。因此,需要改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制度,加强学生的文学素质。此外,家庭的文学培养和熏陶,也是提高青少年文学素养的重要因素。
     《新丝路》杂志社副社长张宏安一同参加专访。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