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古代没有洗发水 盘点古人五花八门的洗护用品
经常有人会疑惑,古代没有沐浴露没有洗发水,他们是怎么洗澡、洗头的呢?其实古人比我们想像中讲卫生多了。大家都知道“沐浴”这个词,“浴”是指洗澡,“沐”即为洗头之意。在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中已有明确解释:沐,濯发也。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的说法,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头、洗澡。《诗经·小雅·采绿》中也曾提及: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说到洗澡、洗头肯定少不了必要的洗护用品,况且古人们这么重视沐浴,如果没有发明必要的洗护用品,那也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1. 皂荚
皂荚亦称皂角,豆科植物,用皂角水洗涤的头发,干净乌亮,略带芳香味。除了洗发,皂荚一个更常见的用途就是洗涤衣物。直至如今《中国植物志》里仍记载它: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柔顺而不易褪色。
2. 草木灰
稻草、秸秆烧成灰,即可用于洗发。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钾——溶于水后呈碱性,可与油脂类反应;另一方面类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污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为辅材,配合皂荚、木槿叶等一起使用。
3. 土碱
古人从一些颜色发暗红潭水里熬制出结晶体状物质,可以洗去衣物和发际间的污垢,这就是原始的“碱”,因为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可以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功能和草木灰有重合之处。
4. 猪胰子
人们利用猪的胰脏加碱,制成最原始的肥皂。猪的胰脏和碱都有很强的去污力,将二者结合,可以缓解碱的刺激力,再搀加些香料,使气味更适宜。百姓把这样制出的皂叫“猪胰子”,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可以清洗身体各个部位,还能润滑皮肤,防止干裂,也是很好的护肤品。
5. 淘米水
淘米水,古时候称为“潘”。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包括但不仅限于大米,麸皮、糟糠、豆类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亦可发酵、煮沸后再行使用。
6. 芝麻叶
据称部分中医典籍里也有记载可以使头发乌黑润泽之效。明朝郭晟的《家塾事亲》: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
7. 木槿叶
原理上和皂荚近似,而且木槿叶相较于皂角却舒爽清香。
8. 桑白皮
桑树的干燥根皮,和芝麻叶类似,多见于中医药记载,保养性甚于清洁性,对脱发、头屑有一定功效。
除此之外还有蛋清、首乌、生姜等,类似今天的护发素之类的。没想到吧,古人的洗护用品竟然有这么多种,而且还都是纯天然的,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责任编辑:村官)
- ·陕历博“刷宝”手册《国宝手记》出版 首
- ·石峁遗址考古发现那时"城乡差异" 城内
- ·神木发现国内最古老骨制口弦琴
- ·《陕西帝王陵墓志》出版发行 专家分析认
- ·陕西考古发现2000多年前秦国古酒 近乳白
- ·“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
- ·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 陕西文物又
- ·陕西发现约2700年前春秋时期周代封国遗迹
- ·陕西历史博物馆: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
- ·重大考古发现!西安建城史或提前至5500多
- ·陕西十大古代名人手植树 每一棵都是一个
- ·13朝古都西安,你能说出是哪十三朝吗?
- ·陕西71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快来看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细说陕西境内的皇陵
- ·探寻西安闹市区隐藏着的陕西唯一喇嘛庙
- ·刚出土的兵马俑竟如此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