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铜川资讯 > 正文

从“两张皮、两条腿”到“两手抓、两手硬”铜川耀州强党建促经济发展

时间:2017-01-05 09:51:09  来源:未知  作者:村官 阅读:
  过去,在一些非公企业和个别党组织,存在着抓党建是书记的事情,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是务虚的、没有实在意义,抓与不抓影响不大等现象;企业“一把手”总认为上了大项目、抓好经济,就算自己的责任田种好了,“政绩”就有了。针对这些,耀州区紧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强化了主责主业,靠实了责任,形成了抓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共识,解决了过去“两张皮、两条腿”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有效解决了党建与发展“两张皮、两条腿”的问题,营造了党建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氛围,全区经济呈现出“转型加快、活力增强、结构向优、民生改善”的难得发展好势头。
  系统谋划,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近年来,耀州区坚持把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总揽,创新推行了区级领导包镇(街道)和部门包村、包社区、包项目(企业)“四包抓”机制和3200余名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6.02万户群众制度,区委常委带头每月“驻村夜话”,各级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解难题、办实事,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两年来,先后征集意见建议2.4万条,协调资金8700万元,扶贫帮困2.2万人次,兴办实事9600件,“党心连民心、干群鱼水情”在耀州得到生动体现。
  选派“第一书记”,助推全区脱贫攻坚
  坚持把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作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的重点来抓,2016年以来,省市区先后为85个村、3个非公企业和4个社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实行按需对口选派。第一书记累计办实事1162件,实施项目356个,争取项目资金9000余万元,化解矛盾纠纷499件。
  强化措施,落实党员志愿服务群众制度
  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群众制度,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全员报到;开展“党员进社区点亮微心愿”服务活动;推进单位党组织开展组团式服务;不断加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监督考核,进一步激发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强力打造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区。区委组建专门机构,列支专项经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对205名党建指导员进行了系统培训。落实了常委联系点制度,扎实开展了“双强六好”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对128家有党员的社会组织通过单独、联合和挂靠组建了党组织,向27家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从业务主管单位选派13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向3个非公企业和4个社会组织选派了“第一书记”,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
  积极探索,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
  推行“年会制+工作室”模式,扎实开展驻室接待、调研视察、提案提议等“八项活动”。党代表列席区委常委会、全委会等180人次,为党员讲“两学一做”党课18场次,接待党员群众2610人次,办理来访问题1620件。构建了常委驻室联系党代表、党代表分组联系党员、党员入户联系群众的“三联模式”和包抓机制。探索推行党代会年会制,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和党代表工作室调研报告交流,同时11个镇(街道)实现党代会年会全覆盖,在照金、瑶曲等4镇开展了党代表询问质询。按照办前咨询、办中审核、办后回访、总结评议的“三办一评”工作机制,加强党代会提案建议督办,代表满意率达100%。
  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2016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85亿元,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年均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年均增长25.3%;服务业增加值27亿元,年均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亿元,年均增长14.8%。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