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 劳动与休息的“辩证法”
“清明节”小长假刚过,“劳动节”小长假来袭。今年五一劳动节恰逢周五,因此将跟着周末连歇三天,不涉及调休。同时按国家规定,五一劳动节期间高速路小客车免费通行。(4月10日《法制晚报》)
今年的劳动节,无论是否称为“小长假”,还是不涉调休,都将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意见共分8个部分26条,包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很显然,即将到来的劳动节,肯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新开端。
长期以来,劳动节淹没于黄金周或小长假之中,对劳动及劳动节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或多或少有所淡化。而重申节假日的功能,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首先是满足公众的休息权,其次才是传承传统节假日的文化内涵,再次才是通过组合成为小长假与黄金周。本末关系,不能倒置。休息权是生理上的需求,节假日的文化象征等则是情感层面上的需求。如果休息权得到充分尊重、休息得到满足,必然会上升到情感需求层面。相反,如果连休息的生理需求都不能满足,情感需求便是奢望。尤其是劳动节,更要反思休息休闲权利的“丧失”与“部分丧失”。
因此,节假日必须按下“功能键”,早日实现功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必须向“法时代”挺进。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法定节假日由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形式加以确定,由国务院制定实施办法,一旦确定后就不要年年变动。从而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形成民意共识、社会共识与政治共识。
劳动节,是劳动与休息的“辩证法”。劳动与休息,看似是矛盾的,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休息,没有劳动,那是好逸恶劳。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是劳动与休息的多与少的问题,也是劳动与休息的平衡与权衡的问题。“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是为了劳动的“再出发”;与此同时,劳动创造的财富,也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更好地休息、有资本更好地休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对劳动与劳动节的重新认识,进而,在制度的鞭策下走向和谐。
(责任编辑:村官)
- ·陕西安康的龙舟习俗
- ·男子购往返机票比两个单程贵 质疑美团“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受阴雨影响 未来3天
- ·家长晒全家官职求老师照顾孩子?教育部门
- ·重大发现!辽宁大连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舰
- ·陕西人的福利来了!陕西户籍可享创业担保
- ·秋高气爽!未来三天陕西无降水但云多 赏
- ·白鹿原·白鹿仓等陕西两景区被批准为国家
- ·高铁“霸座女”处理结果:处罚200元 180
- ·秦岭保卫战正在持续打响 哪些法律法规为
- ·旬邑至凤翔、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通过初步
- ·月饼邮寄携带进出境有限制 德国法国禁入
- ·一盒中秋月饼可能有几个保质期 吃的时候
- ·六旬老人19天骑行2325公里 只身从辽宁抵
- ·国庆假期这些高速路施工 严重超负荷时将
- ·西安进入气象意义上秋天 今明最低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