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资讯 > 正文

"双十一"网购需谨慎 如遇欺诈可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时间:2014-11-06 16:22:04  来源:网络  作者:村官 阅读:
    光棍节网购潮来临,地铁、灯箱、公交移动电视无不在传扬促销活动。受商家的利益驱使,不少消费者卷入这场购物狂欢,然而网购陷阱重重,稍不留神就被欺诈。各地工商部门也于近日纷纷发布相关警示,消费者遇到遭遇虚假打折等问题时可以向电商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

    经过电商连年热炒,光棍节俨然成了购物节,去年“双11”,淘宝销售额高达350亿,瞬时引起国内外哗然。这一天对男人而言注定是一种痛,单身的男人愁对象,恋爱的男人愁钱包,网友把这一天解读为“要要要要”!

    据重庆晨报报道,有市民去年“双11”花了将近万元,但还是留有遗憾,由于网速不给力,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没能抢到。今年她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备战”,先把宽带从2M升级到10M,再把中意的衣服、护肤品等一股脑儿放进购物车,静待11日凌晨的“鼠标大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网络热购还需冷思考,一些消费陷阱不得不提防。许多商家采取先提价后降价的把戏,迷惑消费者。也有一些人经不住价格诱惑和跟风心理,掏光腰包买下大堆根本用不着的商品,最终演变为一种参与式的购物狂欢。

    市民陈先生就有类似遭遇。三个月前就瞅好了一款3200元的手机,当时觉得贵就想再等一段时间,“我还把这个店纳入收藏夹了”,可昨天再次打开时已经涨到了3800元,“商家说双十一会降到3500元。”对这种促销方式,陈先生很是生气。

    为了规范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今年光棍节受到政府部门干预。北京市工商局日前特别发布“双11”警示,电商必须保证及时送货和退换修服务。工商总局此前也约谈了阿里巴巴、京东等10家大型电商,要求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防范电商用“先涨价后降价”方法虚构优惠促销,也不得虚构成交量、成交额。

    另外,四川省工商局也约谈15家电商企业,要求禁止先提价再打折等虚假打折行为,也不允许电商使用“全网价格最低价”等绝对化宣传语。电商应该严格落实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不能以商品外包装被拆开为由,拒绝退货。

    如何才能避免受到欺骗?小编特别提醒,消费者网购后,如果感觉自己遭遇了虚假打折,可以向电商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在向电商客服进行咨询时,应该注意询问商品材料等关键问题,同时注意保留证据。
    有读者在说起自己的网购经历时恨得直咬牙,并嘱咐记者一定要将他的经历写出来,提醒大家谨慎防范,以免落入网购陷阱之中。经过筛选,记者总结了如下几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货物有问题拒签后,要及时登陆交易平台申请退款

     23岁的罗静给记者发了这样一条私信:“货到付款也会出现问题,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有的快递员和骗子是联合在一起的。”

    记者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罗静说,去年“双十一”,她在网上买了一套护肤品,几天之后货就到了,打开包装后根本就不是她买的那个品牌,罗静感到被骗,因而拒绝签收,要求退货退款,可对方竟以种种理由拒不退款退货,最后干脆“玩失踪”,再也不给她回复。

     过了没多久,罗静就收到了支付宝发来的提醒称,“交易款项将支付给卖家”。罗静醒悟过来,赶紧登陆交易平台申请退款退货,才避免了钱被划走。据罗静介绍,她拒绝签收后,查询单号却发现货物却是“已经签收”状态。她怀疑,是骗子与快递人员联合,让快递员违规操作代人签收,以致把款项打给卖家。

     经过几番交涉,店家才同意了罗静的换货要求。“退是退了,换也换了,可中间经历的这些事真是影响人的心情。希望大家以后挑选店铺的时候一定要多判断,多比较,像化妆品这些东西最好是在实体店里选购”,罗静说。

    案例二    警惕朋友圈各种所谓品牌代购 小心反被“朋友”坑
    现在,朋友圈里越来越流行某某品牌代购,绝对保证正品,假一赔十。尤其是“双十一”来临之际,各种打折活动让人眼花缭乱。昨天通过微信私信本报的还有一位叫李清的女士。李清说,去年朋友圈代购这种现象还不是很多,今年不知为何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十月中旬,李清的一位朋友在微信圈发了几张代购某品牌运动鞋的消息,还单独给李清发了消息说,打八五折,保证是正品。

    “当时确实是心动了,我们是朋友介绍认识的,想着也算半个朋友吧,选好尺码就买了一双,回来之后,做工什么的的都挺精致的,没看出来哪儿有问题,还带有小票。当时挺高兴的,感觉买了一个正品。几天后,我去逛商场,想着既然来了就对比一下,可这一对比,立马就觉得不对劲了。”
李清说,专柜的鞋子拎起来要重一些,颜色要深一些,感觉更紧凑,而她在朋友圈买的鞋子却明显有点松垮,而且颜色明显要淡很多,这应该是假的,可我又能说什么呢?为此,李清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只是为了好看,买高仿的无所谓,如果是为了舒服喜欢,那就去专柜买,多个一二百块钱也值了。“双十一”到了,不要轻信朋友圈里的各种代购,因为熟人也会坑熟人。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