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村官网--建设美丽城乡,重塑村官形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铜川资讯 > 正文

耀州区孙塬镇通村公路破烂不堪 职能部门推责

时间:2014-06-04 08:48:22  来源:陕农网  作者:村官 阅读:
    西部网—铜川新闻网讯:近期,不断有群众致电本报反映耀州区孙塬镇农村公路部分路段破损严重,群众出行难,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但一直以来没有任何部门来管理。4月24日至5月5日,本报记者先后两次深入耀州区,对该区2010年农村通乡公路工程建设进行实地调查。

  通村公路破烂不堪

  记者最先来到孙塬镇杏花沟村,这个坐落于孙塬镇与富平县交界的小山村靠一条沥青路连接村外。记者在路旁一块石碑上看到,此路修于2006年,路面宽约4米。沥青路横贯杏花沟村至山脚下某采矿厂,全长约1.5公里,半山腰上有3处地基塌陷,路面开裂,村民用土垫在塌陷处以保持路面在一个水平线上。

  记者行至矿厂区,全然看不见路的影子,到处是白色砂石和弥漫的粉尘,让人分不清哪里是路。驶出厂区,逐渐变宽的路面连片开裂,大的裂缝足可以伸进一个拳头,路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洼坑。该段路约2公里,再沿路行驶经惠塬村至丁山村,路面又开始变窄,约4米左右,部分路段也是断裂、破烂。“路烂成这样子交通局不闻不问,下雨天路面积水成河,晴天尘土飞扬,走在路上提心吊胆,特别是接送孩子感觉很不安全。”很多村民抱怨,每天行驶在这样的路上心情都十分“忐忑”。出行难,行路难,成了沿途村民最头疼的事。

  从丁山村到宝剑村需要翻越一个山沟,这也是两个村唯一通行的路,长约2公里,但这仅有的半山路至今仍是土泥路。行至宝剑村,土路变成水泥混凝土路,路宽只有4米,路也不长,只有1公里左右。村中几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这段路是土泥路,由于村民不断上访,去年才修了这段路,不然都没法走了。

  宝剑村至五台村则由一段2公里左右的砂石路连接,记者从路旁一位干活的村民口中了解到,这条路以前也是土泥路,2013年铺成砂石路。
    职能部门相互推责

  据了解,2010年耀州区通乡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是从五台村至富平界公路,路线起于孙塬镇五台村,经宝剑村、丁山村、惠塬村、杏花沟村止于富平界,全长12.5公里,要求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6米,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项目总投资1750万元。而这正是此次记者调查的全部路段,调查结果表明涉及该项目的所有路段均没有修建,项目建设遭遇搁浅。

  对此,耀州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项目的确未实施,由于区配套资金一直未兑现,中省拨付的500万专用资金无法完成项目建设。因此,交通局没有从财政局申请这批资金。目前,资金仍存封于区财政部门。

  耀州区财政局则表示,项目设计之初计划投资1750万元,其中中省资金500万元,其余由市县配套和群众自筹解决,但待落实项目建设时感觉这些钱不够用,需要两千多万元,故而项目没有实施,500万中省专用款目前存于区财政账户,待以后与其他项目整合使用。

  耀州区财政局总会计师说:“按国家要求,中省专用资金两年未使用需返还,财政局也跟上面反映过,但上面表示先存放着。”

  根据耀州区财政局的解释,1750万元竟修不出12.5公里的通村路,12.5公里路建设需要两千多万,那得是什么样的路?那当年申报项目时的设计资料又是如何完成的?

  面对有关项目事宜,耀州区发改局办公室张主任开始说没有这个项目,当记者向其出示相关文件时又称:“交通局一直没有提供实施方案,我们以为项目都建完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实施,估计还在张罗准备着。”

  关于项目建设,耀州区根本没有付诸实施,而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责,各有各的理由。国家项目遭遇搁浅,百万专项资金“沉睡”4年,是刻意人为还是力不从心?既然没有配套资金,项目又是如何上报和审批的?专项资金是否真的还在?众公需要一个明白的答案。

 

 

(责任编辑:村官)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